一时间,原先的那些窸窸窣窣全都消失了,所有人都低眉顺目地闭口不言。
哪怕朝臣们对“宣和帝赐药”的事感到十分费解,却也不能在这大殿之中向皇上询问,只得按捺下来。
但“丞相”之位却不能一直这么悬着。
“启禀皇上,钱丞相病倒至今已有六日。丞相一职事关重大,现在是否选出一位官员以暂代丞相一职?”吏部尚书从队列之中站了出来。
他这句话虽说是询问,实则却是提议。
宣和帝从钱正新病倒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在朝堂上提起过要如何安排这件事。看样子,就像是完全把这件事情给忘了似的。
可是,并不是“不提”,这件事就不存在了。
而且,“代相”之事悬而未决,于谁都没有好处。
宣和帝仿佛听了吏部尚书的话之后才想起有这么一件事,当即颔首,“诸位爱卿可有何高见?”
吏部尚书见宣和帝并未发怒,当即松了口气,退至队列之中,等其他同僚说话。他刚才主动站出来的时候,就已是战战兢兢的了,唯恐宣和帝忽然发难。
还好,还好,好歹也算是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吏部尚书退回了之后,立刻有别的大臣站了出来,“禀皇上,臣以为,翰林院掌院可担此重任。”
宣和帝“嗯”了一声,算是将这件事记在了脑子里,“还有别的人选吗?”
或许是因为钱正新这个老匹夫病倒,让宣和帝的心情十分愉悦。而现在朝堂之上正是在讨论有何人来接替丞相一职,也让宣和帝有十足的耐心。
宣和帝知道朝臣们绝不可能就只推荐一个人,毕竟这会儿也不是什么互相谦让的时候。
果然,宣和帝的话音刚落,就又有臣子站了出来。
宣和帝坐在龙椅上不住地点头,倒是没有直接发话,也没有直接说自己究竟属意谁。
这么一趟早朝下来,用于提议“谁更适合暂代丞相”一事耗的时间最长。
最后,还是宣和帝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说了一句“容后再议”,才结束了今日的早朝。
朝臣们对宣和帝的性子还是有一定把握的,知道宣和帝说“容后再议”恐怕是想要自己再好好地想一想了。
像之前立储的事不也一样?朝臣们吵得不可开交,可到了宣和帝那儿,整了个秘密立储出来,倒把所有人都给堵回去了。
只是,这一次的“暂代”,如果不出意外,钱正新一旦奏请致仕或是亡故,就会将“暂代丞相”直接转正了。
所以,哪怕只是“暂代”,对朝臣们来说都是十分慎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