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这个消息,陈立叹了口气。
底层的那些个小特务,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需要考虑任务成功与否,只需要考虑杀人,救人。
但像他这样的,明明身居高位,明明知道更多,但能做的、能阻止的却是极其有限。
这是真的很打击人。
好在,只要国民政府表现出一点点强硬,就起码也能拖住点时间。
那他做的就值了。
藤原英子从后面抱住了陈立。(大友英子嫁到了藤原家,是需要改姓的,这是日本的传统)
“小野君,你似乎心情不太好。”
陈立笑着摇摇头。
“只是有些对未来的迷茫。”
藤原英子点点头,似懂非懂...
时间来到七月份,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以“备忘录”的形式,要求国民政府书面承认之前口头答应的条件。
国民政府代表何应钦虽未正式签字,但以给梅津美治郎复函的方式表示“承诺事项均照办”。
华夏方面最终撤出中央军,并解散河北党部,最后禁止一切反日言论。
这便是有名的《何梅协定》。
这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虽然稳住了日本军队,避免了直接开战,但却削弱了国民政府对河北和察哈尔的政治干涉。
让日本人彻底拥有了控制和影响华北的能力。
当然,在陈立和其他无数志士的努力下,整个华夏无论是军政界、学生、文学界、工商界都开始有联合的意图。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声音开始滋生并且不断壮大。
这正是陈立想要的。
拖时间,给国民政府反应的机会,同时刺激华夏民族觉醒反抗意识。
抗日,从来不是靠着一个人两个人就能成功的。
这需要的是华夏民族彻底醒悟,团结。
陈立之前非要让红党成立商会,也是因为他早就在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红党如果想要在华北活动,给日本人使绊子,掀起抗日热潮,那么大量的经费和庇护就是必须要有的。
国民政府指望不上,目前这个节骨眼上,他们不抓捕抗日志士就已经是做好事了。
而现在,这个商会有一些日本人军队内部的背景,重要的是有陈立压着,反倒是能让红党在华北活动的如鱼得水。
这种改变在短期内也许不太明显,但时间一长,自然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便利。
同时最让陈立高兴的,是红党终于正式开始了对他的考察。
这算是好消息。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就到了十二月。
在这期间发生了太多事情。
首先,日本人开始在华北扶持傀儡政权,以实行华北自治的阴谋。
而在各方努力下,华夏的抗日热潮终于开始迈入了高潮。
北平的学生们发起了大规模游行示威,工人集体罢工,其他各界也纷纷响应支持。
华夏红党也是发表了《八一宣言》,呼吁全国停止内战,统一抗日。
这份宣言,是在红党同志于同年十月份在法兰西巴黎《救国报》上发表。
在十一月份,由华夏红党的国际代表团带回国。
这让无数社会人士动容,为日后联合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陈立这边,藤原英子和他的孩子也早就在十一月份就出生了。
(加更来了,作者去休息了,最近中耳炎引发了偏头痛,心情烦躁,身体还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