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骆宾王,你要坑吐蕃人,而不是自己人。
你这是一致对外,这是正义的骗!
“对非常人,要用非常手段,辛苦了。”
骆宾王点点头,有些理解了,只要对大唐有利,其他不重要了。
三日之后,长安的报纸放在了李世民案头。
李世民看到报纸那一刻,直接就开始骂了。
“什么情况,又是谁在胡说八道?”
“朕怎么就不知道民间有舍利子出现?”
“这玩意儿跟国运有个屁的关系!”
李世民开口就骂,哪里像是皇帝的样子。
“朕要写信,问问李祐,看看这小子在搞什么。”
“什么舍利子,关系国运,什么帝王有了舍利子,就可以镇压邪佞,万世来朝……”
一旁的房玄龄赶紧拉着李世民:“陛下,算了,陛下算了。”
“就当看故事嘛。”
“您看这里。”
李世民顺着房玄龄的手指,看到了一行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的小字: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李世民叉着腰:“老房,朕不是在说这臭小子啊,他搞这样的字,别说你们了,朕如此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眼神如电,目光如炬都看不清,你们咋能看清楚的?”
房玄龄和杜如晦嘴角抽了抽,陛下你还真好意思说。
你若是少熬夜,多休息,少干点那些跟大海有关的事情,哪能年纪轻轻就眼睛花了?
房玄龄叹息一声:“陛下所言极是,这字,太小了。”
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既然是假的,那么就不追究了。”
“对了,听说吐蕃人这两天在长安城里买舍利子?可是真的?”
“陛下,这事情当不得真,如果咱当真了,那到了朝堂,人家吐蕃人反咬一口,说大唐民风太差,光骗他们,咱怎么说?”
李世民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下,这倒是。
这可是外交问题,大唐乃是中心之国,天朝上国,不能因为这些事情丢了面子。
再说了,那个臭小子之前说过,一个国家的面子,只在铁骑的范围之内。
这话,李世民深以为然。
“行了行了,既然他们喜欢舍利子,就给他们。”
……
驿馆之中,禄东赞双目如电。
“三颗舍利子了,都集中在大唐都城,看来, 舍利子对我们吐蕃的佛陀是有感应的。”
“天神保佑啊!”
经过多年的发展,吐蕃的人心中的天神和佛陀已经成了一回事。
禄东赞不管那么多,这一切, 一定都是天神的指引,到了大唐这一片广袤富饶之地,好事连连,天神将所有舍利送到了自己面前。
想到这里,禄东赞兴奋了起来,如果自己将所有的舍利子都带回吐蕃,那么自己在王上死去之时,一定可以获得最多的拥护,以天神之名,掌控大军……嘶……不敢想不敢想……
“我看报纸上说,大唐各地都出现了神秘现象,都是舍利子带来的。”
“你们现在都出去探查消息,京城里消息灵通的地方很多,青楼就算了,太费钱……”
两个文书,带着随行的十几个吐蕃官员,立马屁颠屁颠的跑出门去了。
他们根本不乐意一天到晚就在驿馆之中,驿馆里有什么好,低矮的土墙灰不拉几,就算是有青砖,也压抑的很。
房屋也不高,感觉就压在自己头顶,睡觉的时候也觉得胸闷不畅,不如我大吐蕃的宫殿高大。
街头巷尾,商贩,乞丐,小贩,都在交头接耳。
吐蕃的人竖起了耳朵,侧着身子。
“太神奇了,那个人将舍利子当饭吃啊。”
“咋可能,舍利子天底下就没几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