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之中,早早起来整理庭院的庄户门出门就看到了这个衣衫单薄的和尚。
“哎呦,原来是位大师父啊。”
玄奘拱手:“小僧只身赶路,前往齐州,路过贵庄子,特来讨一碗水喝。”
那庄户也不吝啬,一看到是和尚,心里面也是高兴,不管你是道士还是和尚,就算是过路的乞丐,到了庄子里,说两句好话,至少能管你一顿饭。
“大师不要客气,没吃早饭吧?正好,俺家正准备吃早饭,一起吃吧!”
玄奘刚想拒绝,可突然间,他眼睛看到了那庄户院子里,屋檐上挂满了一条又一条的腊肉。
光线更亮了,他这才发现,自己脚下,竟然不是泥泞之土,而是一条干净整齐的石板路。
青石板一路延伸,直到庄子深处。
他内心之中的好奇越发的重了,于是点点头,吃饭是假,套话才是真。
饭桌上,玄奘看到了这个庄户和他的妻子,那是个身材有些微胖的妇人,还有一男一女两个七八岁的小孩儿。
“大师,咱家里没啥好东西,您也不能吃肉,就尝尝这南瓜粥吧。”
“还有这个馍馍夹大葱,夹辣椒。”
“这些都是素菜。”
小孩儿脸上挂满了笑容和好奇,女孩儿则是不停的偷瞄玄奘那张虽然已经晒黑,但依旧俊朗的脸。
玄奘看着自己的碗里,金丝的菜蔬和大米混在一起,看起来让人食指大动。
他喝了一口,眼睛亮了。
这里面,放了不少糖。
而且,这一道道金丝,似乎味道极好。
“敢问施主,这南瓜是何物?”
庄户陈三槐一下子就懵了,天底下还有不知道南瓜的人吗?
“大师,您是多久没有出寺庙了,这是南瓜,就是一种菜蔬,味道很甜,堪比粮食啊。”
“这南瓜都上过报纸呢,一亩地上千斤的产量呢。”
一亩地上千斤,嘶……玄奘只觉得自己脑门上涌上了热流。
离开大唐仅仅几年,风尘仆仆试图到天竺取经,找到救赎之道,可回来之后,玄奘发现,救赎之道,一直都在大唐。
“这南瓜味道鲜美,果真是好东西啊!”
“贫僧在寺庙之中清修,最近才出来。”
陈三槐一听,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原来这样啊,大师莫要见怪,咱这庄稼人有啥说啥。”
玄奘笑呵呵朝着陈三槐行礼,:“施主能不能给讲讲,到底大唐发生了什么?”
陈三槐也是一脸懵逼,大唐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啊。
“师父,要说这大唐发生什么,咱不知道,可齐州发生了什么,咱就知道了。”
“嘿嘿,这一切啊,就得从前年的夏天说起啊。”
陈三槐讲故事不紧不慢,庄稼人嘴里听到的事实总是带着出入的,甚至有些添油加醋,但不影响玄奘震惊。
“以前吃盐别说精盐了, 就算是粗盐,咱也吃不起啊。”
“别看海边到处都是海水,可咱晒成盐,那得费多大事?”
“现在大师你尝尝,菜里面哪天没盐巴啊。”
“还有糖,你别说,这白糖啊,就是好东西,吃起来就是甜。”
玄奘清澈的眼神里,全都是震撼。
现在的大唐,精盐,如此便宜?
陈三槐不忘从一旁拿出盐罐子和糖罐子,这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东西。
“这东西,现在十几文钱一斤?”
玄奘看着盐罐子里那晶莹剔透的食盐,就像是一粒粒精美的艺术品一般,人世间竟然有这么好的东西么?
“施主,这糖,为何也跟盐一般晶莹剔透?”
陈三槐挠挠头:“大师,您这可把俺问住了,俺只知道买着用,也不知道为啥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