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曰疆圉以立根基。”
“夏虏之强,在于聚散如风;我朝之困,在于分兵守要。”
“今既已于西北诸州筑联堡,浚壕堑,使诸寨互为犄角,更应募土人为弓箭手,授以闲田,免其租赋,训以战阵,五日一校射,三旬一合操,岁终考校。”
“每逢战事,以斩首级数赐帛授勋,有赤子守家园,壮士护乡梓,譬若蜂蚁护巢,虽蝼蛄穿穴必群起蜇之。”
“待至训成,可渐抽戍边骁锐,专练骑射突阵之术。若夏虏倏忽而至,则寨堡如铁锁横江,但守险隘要害处坚壁拒之;骑军如太阿出匣,专伺虏骑空疏处雷霆击之。”
陆北顾的笔锋如刀,在纸上刻下一个个力透纸背的字迹。
不自觉地,李磐那双布满老茧的手,在官袍中攥紧了。
——这少年竟将种世衡在青涧城未能实现的构想,写得如此鞭辟入里!
而且,这里面哪怕没写明为何要招募土人弓箭手,李磐也能看透其中用意......还是一笔经济账,给土人授田以后,单个士卒的用兵成本比千里迢迢派驻士卒是要低的多的。
这样土人与宋军混搭,就可以在财政支出不变的情况下,既能保证寨堡守备兵力充足,又能把野战兵力给释放出来,甚至能把省出来的钱用来打造出一支可堪野战的精兵。
当然了,这里面还涉及到一个庙堂上衮衮诸公最为关心的问题。
也就是为了应对现实防务需求,而产生的常备化驻军与成规模的精锐野战军是否会脱离朝廷的掌控,再次酿成藩镇割据的恶果。
不管怎么说还是那句话,这个少年提出的御夏之策,确实是完全可行的!
“其三曰谋略以乱腹心。”
“昔张仪散六国合纵,陈平间范增项王。今夏主虽称制,然野利、没藏诸部各怀异志,瓜沙回鹘、河湟唃厮罗久蓄怨隙,宜遣辩士惹其嫌隙,如长孙晟故事⑤。更可效汉封日逐王⑥,许横山豪酋世守故土,诱河外大族内附中原。”
“唐设安西都护,非惟刀剑之利,实兼商道之控;汉通西域三十六国,不独战车之威,更有货殖之谋。”
“以此三策,彼纵有贺兰之险,终成困兽;虽恃河套之饶,必为涸鲋⑦。”
最后一笔落下,陆北顾搁下毛笔,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腕已经酸痛不已。
而当他抬头时,更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怔住——
知县李磐不知何时已站在他案前,身后还围着学正、学录等一众县学官员,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案上的策论。
“好一篇《御夏策》!”
这声喝彩如西北朔风穿堂而过,惊得满堂学子抬头张望。
——————
①河中,指中亚锡尔河、阿姆河流域,为古代欧亚陆路主商道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
②五饵,贾谊提出的怀柔、软化匈奴的五种措施,后泛指笼络外族的种种策略。
③桑弘羊平准之法,指通过在京师设立平准官,负责全国各地的货物转输事务,在价高时卖出,价低时买进,目的是维持物价稳定,防止商人囤积居奇。
④刘晏转运之策,指通过粮食根据不同河流流速专配船只运输、在不同区域中心建立仓储地等方法,从而实现重要物资快速调配的制度。
⑤长孙晟通过远交近攻、挑拨离间等方式成功肢解突厥,令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
⑥汉神爵二年,右日逐王先贤掸与握衍朐鞮单于有隙,汉封其为归德侯,率其众数万人降汉。
⑦涸辙之鲋的略语,指被困在干涸车辙里的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