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呀妈呀,以后虞姬是我儿媳妇了?】
【不对啊,这项羽以后还能遇到虞姬了嘛?】
嬴政听着心声,又看着穿上鸭毛服便不脱下来的扶苏。
手蠢蠢欲动的就想将小本子拿出来划重点。
结果一听没什么重要的内容,又将手收了回来。
“一会去黎国师那里,让她再做几个本子。”
等又到了一年一度黎姜给商人放货的日子,这次所有商人都被告知,需要留下来几天。
而商人们也是找黎姜有问题要问。
这纸张,他们想大量的要,竹简不方便携带,但纸张可以。
还有之前那个毛笔。
只要他们的子嗣多学习,有学识,就可以自荐做官。
黎姜先是将从嬴政那里取过来的毛衣和鸭绒服取出来,放在桌子上。
“东胡等地的游牧尤其是羌,冬季天气十分寒冷。他们穿的大多数都是皮衣保暖。”
“现如今王上即将一统,除了粮食和种子,其余货物我要羊毛。”
黎姜一跃成了国师,商人们底气都足了起来。
众人听着黎姜想要羊毛,身处边境的商人开始动脑,怎么利益最大化。
“当然,还有一件事,你们可以做个工坊,这羊毛,可以做成这衣服。”
“你们要是拿着衣服来,抵的羊毛更多。现在咱们大秦发展的越来越好了。”
“虽说我们是商人,但肯定也希望靠山更硬一些,这毛衣,不光是用来赚钱的工具,也是给大秦将士们的奖励。”
黎姜看向他们:“只有大秦好了,咱们才能好,只有大秦国力强横,咱们出去走商才能走底气。”
“所以,咱们也要适当的回报大秦,大秦保证了我们的安全,若是你们走商碰到棘手的事,有了生命危险,咱们王上定不会置你们于不顾。”
“这第一批羊毛衣和在民间收来的鸭毛,鹅毛做出来的衣服,率先紧着军队用,剩下的,就均摊给老百姓。”
“你们可以在当地办个作坊,让百姓学习如何做毛衣,王上说了,谁的郡城在冬日里冻死的人少,谁在来年就能比旁人多拿一些紧俏的货。”
总而言之,黎姜这一下午都在给商人们画大饼,想有靠山,你不得先奉献?
开始准备选举了,这一年一度,商人所在城市,发展的最好的,就有特权,还能带着家里有出息的子嗣进宫和王上一起吃个饭。
这一下,大家都沸腾了。
现在大秦做官,除了征辟,荐举,战功,百姓纳粟,任子,就剩下自荐了。
而他们带着子嗣进宫,那就让他们多了一条直达天听的道。
这相当于,你只是花了一些钱,你就能直接见到国家领导人,还能和他推荐自己,有了一条最快做官的途径。
一本万利的买卖啊!
振奋人心的消息说完,黎姜就让人清点货物,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切,你这胡蒜还拿来丢人现眼?”
“这算种子?还是食物?”
“就是,你不会是在这以次充好呢吧?”
黎姜听到外面的骚动,赶紧出去,就见交粮处一些商人围着一人指指点点。
而那人带来的东西…大蒜!
黎姜见到大蒜的第一反应,就是吃面没有蒜,难倒英雄汉。
满脑子都想的都是蒜蓉小海鲜。
“国师可是说了,只要是我大秦境内没有的,都可以算。”
王富甲拍了拍鼓起的肚皮,这是他骄傲时的招牌动作。
“不是我说,这上不得排面的东西也值得你当种子大老远的拿过来?你不是没有什么好东西了来凑数了吧。”
时下对胡蒜不推崇,吃完了之后,身上嘴里都有一股味儿。
自然更没有人喜欢,只有胡人才会拿它当成佐料。
“谁说本国师不要的!”
黎姜走过去捏了捏蒜,不错,都是硬的,没有以次充好。
“日后但凡秦国境内没有的。动植物本国师都要。”
黎姜放话道,他们不认识不代表她也不认识。
就算她也不认识,白花钱,那不是还有政哥给她兜底么。
第112章 鸡同鸭讲
燕王喜出降后,王贲和昌平君还以为收服燕国朝臣,抚慰百姓肯定要很难。
可没想到燕国朝臣居然丝毫没有排斥现象,直接就同意归顺。
甚至还带头帮助秦军做燕国百姓的思想工作,可见燕王喜让他们绝望到何种地步?
王贲昌平君等人都有点儿不理解为何燕国臣子。
时下都讲究什么以身殉国,就如同楚国项燕等人,怎么到了燕国的朝臣这么好说话呢。
结果多方打听,原来燕国朝臣都受不住燕王喜一边儿让他们卖着命,操着心,一边儿还要被埋怨,能力不行。
甚至没怎么样,就将灭国的锅扣在了朝臣身上。
“要是你们有办法,秦国就不能来了!”
“要是你们有能力,你们就将秦国击退了。”
“为何我燕国就没有名臣武将啊!”
“为何上天如此偏爱大秦!”
诸如此类的话,说的让百官寒心不已。
到最后就连死了的太子丹都没能落到好话。
早知道你死了之后,一颗人头就抵了几年,不如活着送给秦国了。
所以朝臣尽管有对燕国忠心的,也被燕王喜如此做派弄的伤了心。
瞅瞅人家大秦,再瞅瞅你。燕国不灭都没道理!
俘获燕王喜后,由谁带领燕国的朝臣们和燕王喜回咸阳城复命献俘就成了一个问题。
赵高提议说让王贲去吧,但昌平君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