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震惊的沈旺(2 / 2)

早朝结束后,朱允熥又跟随老朱,到了文华阁内。

有的是政务,等着他们处理。

朱元璋还要教朱允熥,怎么监国和当皇帝,想当一个及格的皇帝,朱允熥知道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

“如果你监国了,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朱元璋突然问道。

朱允熥说道:“商税。”

首先要做的,当然是和钱相关的,要从户部入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要是没有了钱,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朱元璋问道:“咱不是按照你提出的那个想法,改变了商税。”

朱允熥解释道:“皇爷爷是改了,但又没有彻底改变。”

朱元璋来了兴趣,问道:“你给咱说说,怎么改。”

朱允熥想了想道:“首先在收税方面,存在着一些重复收税的问题,最明显的一种,是商人在苏州的时候,进城出城交过一次税,来到应天又要交一次,苏州的交税证明,应天的不承认,不仅应天,其他地方同样不会承认。”

这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古代的商人,每去一个地方,每过一个关隘,都得交税,有些还是重复交。

上一个地方的,下一个地方会不认。

朱元璋不觉得有什么,轻哼道:“商人地位低贱,经商得来轻轻松松,不事生产,多收一些税怎么了?”

朱允熥说道:“皇爷爷,商人的地位是不高,到处乱走还会破坏稳定,但商人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没有商人,我们穿着的衣服哪来?所用的东西,去哪里买呢?”

古人的小农想法,便是如此。

商人的地位,还不如工匠,主要在于对社会贡献得不够直观。

大家看到的都是种地,而商人带着货物到处走,不事生产,走动的人多了又会带来社会不稳定,这样还能比农民有钱,以至于地位一直不高。

现在大明有令,商人是不能穿太好的衣服。

“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算是钱。”

“商人是不事生产,但并非无用,比如江南地区,若是没有商人,那些蚕桑的百姓不就得饿死了?”

“孙儿要做的,是优化这些税项。”

朱允熥的话,确实让老朱陷入沉思。

其实道理,朱元璋都懂,但对商人,依旧存在偏见。

“还有很多商人,和朝廷勋贵、皇亲国戚、官员有关系,甚至是他们家族里的人。”

“这些人自持关系,能随意不交,或者少交税,也是不允许的。”

“会让朝廷的国库,收不上来钱。”

朱允熥又道。

对于这一点,朱元璋也是认同,道:“这点必须得改。”

朱允熥继续说下去:“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皇爷爷现在的税课司,是归户部,钱也是归户部管,至于怎么用钱、做账,全部是户部负责。”

朱元璋不解地问:“这有何问题?”

朱允熥解释道:“问题大了,无论什么,全部是户部自己决定,比如之前的赵勉,那么钱怎么用,如何收税,如何做假账,户部内部只要商量好了,再瞒着皇爷爷,那么大明国库的钱,不就任由他们为所欲为?”

此言一出,朱元璋脸色一沉。

确实如此。

“赵勉在户部那几年,皇爷爷根本不知道户部有问题。”

朱允熥又道:“按照孙儿的想法,是要把这些分开,收税的不归户部,直接归朝廷,归皇爷爷负责,做账和管钱的分开,双方互相监督,而不是让户部尚书一个人,彻底包揽一切。”

说完了,他看向朱元璋,又道:“孙儿只是随便提一下这些浅薄的想法,如果有什么不对,还请皇爷爷指证。”

只见朱元璋沉思良久,叹道:“不,你说的,都是对的,咱老了!”

最新小说: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徐吉标传 太子凶狠 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上山打猎后,怒娶十八房媳妇? 相错亦是缘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公子千秋 分身的次元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