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十万吼(下1)(1 / 2)

朱慈炅十将十兵的选择主要是按照熊明遇和孙传庭等人战后记功来的,也参考了几个总兵的意见。

十将中方懋昌虽然夜战中因伤退出了战斗,但他率领骑兵首先反攻连破七阵非常耀眼,熊孙等人都把他评为第一功。

很难说金蒙联军的溃败中有多少是因为他的反冲,他突然插入战场,接连破阵给金蒙联军造成了非常恐怖的影响和战场混乱,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大明骑兵来了多少人,可以说他的突击是改变大战走势的大功。

不过军方几个将领对此有意见,因为方懋昌没有啥重要的斩首,他仅仅在夜战中弄死了一个疑似固山,还因为尸体坠落山谷,他连首级都没有取到,差点把自己搞死。

同样反冲破阵的温如孔就比较得到军方将领的认可,他只破了三阵,但三阵的蒙古首领都被他斩杀,夜战追击更是杀人无数,最后他还参与了天台山的决死冲锋,是那一仗的副将。

步战,骑战都强得厉害,斩首敌将,更是非常符合大明总兵们的审美,几位总兵都觉得温如孔才是燕山第一功。

但朱慈炅两个人都没有选,他认为的燕山第一功是朱可贞,按照军方斩首传统,李化梧和卢象升斩首旗主,覆灭两旗,更在方温二人之上。

李化梧同样连破三阵,参与夜战追敌,在混乱中依然维持建制,不失战马,保障了骑兵机动,他的功劳不比温如孔大?

要知道,天亮集结时,骧云卫朝夕相处的战马好多都失踪了,也是漫山遍野都是建州马和蒙古马,他们才没有丢掉骑兵身份。

单单这一点,李化梧就强了温如孔好多。

是,李化梧功劳能力是比温如孔大,问题是他已经战死了,皇帝你要拉拢的是活人啊,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优秀骑将,掉一条手臂问题不大的。

但谁也无法影响朱慈炅的决断,甚至主守的陈震亨都冒出来了,更有个先登之功的萧震虏,方懋昌排到了第六,温如孔排到了第七。

朱慈炅在高台召唤方懋昌和温如孔都没有引起啥轰动,两个人也没有任何不满。

方懋昌见证了文官和总兵们关于他的争议。

他记得熊明遇自信的微笑,“方指挥破阵如锥,乱敌中军,当为燕山第一功。”

他也记得满桂推荐温如孔,“温指挥破敌斩将,诸军之最,当为第一功。”

不过皇上最后拍板他排到第六,他也没有意见,李化梧第二,他绝对支持,陈震亨更是他的老部下。

温如孔没有那么多想法,能入十将对他而言已经够爽了,临上台他独臂还拍着汪起龙。

“哈哈,我入十将,你啥也没有。”

十将中的第八位,让许多人无语到死。

他叫洪祖烈,金山卫指挥使。

金山卫在什么地方?上海。

洪祖烈本职是督运漕粮,皇帝南下,他们停在了山东,后来内阁调兵调粮,加上慈禧任太后已经过境,他被催促送粮赶往蓟州。

洪祖烈其实根本不在作战序列,中军出发时,正好轮到他押送随军军粮,中军出击时,他还是火工头头,正在招呼人烧汤热饼。

然后接到了皇帝全军出击,决战死战夜战乱战的命令,其实朱慈炅的命令不包括他们,他完全可以继续埋锅做饭,但这那行,完全不符合洪将军的气质。

洪将军义无反顾的一声令下,抛弃了义勇伙夫和民夫,带着几百人抓了一堆大饼就冲了出去。

他们这帮人到达战场时,金蒙联军其实已经被方懋昌等人搞崩溃了,漕兵虽然各种不行,顺风仗谁不会打。

夜战中,洪祖烈更是死死咬住一队蒙古精锐,充分利用夜战骑兵失去机动能力的特点,拼尽全力弄死了两个蒙古头人。

最新小说: 都吃软饭了,傻子才争天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法兰西之父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大明重启:年方三岁,登基称帝 大乾悍卒:我有一个蟒蛇分身 废太子的早死原配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