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无双好圣孙,请老朱退位 > 第377章 攻克和林!朱元璋欣喜若狂!

第377章 攻克和林!朱元璋欣喜若狂!(1 / 2)

京城,乾清宫。

太子标几乎是一路小跑着穿过丹陛,身上的袍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脸上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刚进殿门,他就扬着手里的捷报,声音里满是激动:“父皇,大捷啊!天大的捷报!”

老朱正对着一幅北疆舆图凝神沉思,闻言猛地抬头,见太子标这副模样,心头顿时一跳——能让沉稳的太子如此失态,必是前线传来了了不得的消息。

“什么事?”老朱放下手里的朱笔,目光紧紧盯着太子标。

“曹国公李文忠已率骑兵攻克和林!”太子标将捷报双手奉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脱古思帖木儿那厮见势不妙,连王庭都没来得及收拾,带着少数近卫军不战而逃了!”

“轰!”

老朱猛地从龙椅上豁然起身,双手接过捷报,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他飞快地扫过上面的字迹,脸上瞬间涨起狂喜之色,连花白的胡须都抖了起来:“好!好一个李文忠!竟真的拿下了和林!”

要知道,这和林可不是普通的城池——那是大蒙古帝国的帝都,是成吉思汗亲手奠基的王庭,曾经一度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中心,蒙古铁骑从这里出发,踏遍了半个世界。

拿下和林,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明军彻底击碎了蒙古人“反攻中原”的幻想,意味着大明不仅收复了中原,更将兵锋直指他们的龙兴之地!

这还反攻尼玛啊!

龙兴之地都被明军给攻占了!

“快,给朕念念!”老朱将捷报递给太子标,自己则背着手在殿内快步踱着,胸腔里的热血几乎要沸腾起来。

他想起当年在濠州举旗时的艰难,想起鄱阳湖大战的凶险,想起徐达攻克大都时的振奋——如今,连和林都成了大明的疆土,这泼天的功业,足以告慰列祖列宗!

太子标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洪武二十年夏,曹国公李文忠率轻骑三万,自岭北突袭和林,沿途部落望风而降。至七月初三,明军攻破外城,北元汗廷大乱,脱古思帖木儿携后妃、太子及亲卫数千人,弃城沿克鲁伦河北逃,李文忠已命裨将率五千骑追击……”

念到“脱古思帖木儿不战而逃”时,太子标忍不住笑了出来:“这北元大汗,倒是把他爷爷元顺帝的本事学了个十足,跑起来比谁都快。”

老朱脸上的狂喜渐渐淡了些,眉头微微皱起——攻克和林固然是大捷,可让脱古思帖木儿跑了,终究是个隐患。

那小子毕竟是黄金家族的嫡系,是拖雷一脉传下来的正统后裔,更是眼下北元汗位最具合法性的继承者。

蒙古部落向来认血脉、重传承,只要他还活着,哪怕只剩一口气,那些散落在漠北的部落首领就会心存念想,觉得北元汗廷尚有复兴的可能。

一旦有风吹草动,难保不会有人打着“勤王”的旗号响应,让原本溃散的势力重新聚拢。

这就像一根扎在北疆皮肉里的刺,平日里或许不显,可稍一触碰就疼得钻心,不拔出来,始终让人硌得慌。

何况脱古思帖木儿手里还攥着北元的传国玉玺,那东西虽无实际用处,却是蒙古人心中“天命所归”的象征。

只要玉玺还在他手里,他就能以“天命大汗”的名义发号施令,哪怕只是空喊口号,也足以让大明北疆不得安宁。

更麻烦的是,漠北草原广袤无垠,脱古思帖木儿熟悉地形,又有残余部落暗中接济,一旦让他逃到斡难河、克鲁伦河上游的密林河谷,再想围剿就难如登天。

届时他若勾结蒙古诸部,卷土重来,明军前番苦战拿下的和林,说不定又要陷入战火。

最新小说: 护国十年后,举国上下将我驱逐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大周第一婿 明末隐龙 带物资系统穿成极品亲闺女 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偷偷告诉你,我是大汉皇太孙 两京十五日 有情有义逍遥七皇子 饥荒年成军户,开局领异瞳姐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