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辉欢迎您”,这五个字朴实无华,但是对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的外乡人来讲,瞬间就有了一种亲切感。
硕大的牌匾立在边上,酒旗迎风招展,他能很清楚的看到那边是“万松客栈”,客栈对面是“卫辉美食街”,许多从码头上下来的人都直奔那两处投宿吃饭,热闹的不亦乐乎!
来往之人虽然行色匆匆,但是很多人都面带笑容,徐光启还听到不时从他身边经过人的对话。
“今日三弟你可有口福了,一会儿去“卫辉美食街”,里面好几个店家是卫辉的老字号,专门开到码头这边,让我们外地人直接一个地方吃遍整个卫辉!对了,里面有一家“慧心茶馆”,泡茶师傅的手艺一流,说书先生讲的也好,等吃完了饭,我再带你去喝一杯,见识见识。”
“你放心,来卫辉很方便的,你看到那边的“万松客栈”不?我早就在那边包下了一个长期的房间,到时候吃饭就去对面,走不了几步路,夫人只管跟着我便是。”
“一会儿你也是去“袁氏印刷坊”取货吗?我和兄台一起过去吧,我也有货要取,正好顺路,我让车夫载你一程。”
……
无数声音入耳,讲述着他们即将在卫辉开启的旅程,每个人的语气中都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徐光启站在原地半天没动弹,直到有一个小报童跑到了徐光启面前询问他:“先生,是否来一份“卫辉时报”?只要十文钱一份,卫辉大小事情都能知道!”
徐光启被叫回了神,见小童递过来的报纸挺厚实,而价格只要十文钱,徐光启连忙从荷包里掏出十文钱买了一份报纸,等他展开一看,第一个标题他就看入了神《论养桑蚕的几点注意事项》。
徐光启干脆找了个台阶,独自坐了下来,仔仔细细看完了这份“卫辉时报”。
这个“卫辉时报”确实如同那个小报童讲的,卫辉大小事情无所不包,就连时政要事、农学医术、逸闻轶事、法律法规等内容都有,十文钱买到三张正反两面印刷的报纸,这个价格对应着么多内容,徐光启在感叹之余都在想,这发行“卫辉时报”的东家,能挣钱吗?
直到腹内感觉到饥肠辘辘,徐光启才连忙站起身来,跑到那个“卫辉美食街”那边,一走进里面,他才知道为什么要叫“卫辉美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