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军械采购,欧阳伦推举的辽东军械所,最后被燕王用江南制造局截胡分明是舍近求远。“
“上次蓝玉征伐北元回来,也跟老夫讲过,燕王朱棣军队战力不俗,但是武器和朝廷大军相比却是差了不少,而且朱棣表现出了对新式武器很强的兴趣,甚至私下暗示过蓝玉,可以出高价购买朝廷大军的先进武器!”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这些先进武器都是出自欧阳伦之手,朱棣为何还是要舍近求远?!”
“只一个原因,那就是燕王朱棣没办法从欧阳伦手里获得这些先进武器”
“哈哈,老夫明白了!燕王朱棣和欧阳伦关系好的确没错,但是燕王朱棣却是在欧阳伦面前掩饰了自己的野心,就像燕王朱棣在面对太上皇、陛下一样的掩饰!”
想到这里,李善长非但没有愤怒,取而代之的是兴奋。
他的呼吸渐渐急促起来,太阳穴突突直跳。
“还有这次铁路局人选.“李善长猛地拍案而起,“欧阳伦推举的是工部侍郎,而燕王系官员从头到尾都没表态!“
书房里的烛火剧烈摇晃,将他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原来如此!“李善长突然发出一声冷笑,“不是欧阳伦和燕王联手对付老夫“
他缓缓坐回太师椅,手指轻叩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是燕王朱棣为了自己的野心在谋划!而欧阳伦对此一无所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老夫则是成为了这其中的关键!“
窗外的树影投在墙上,像张牙舞爪的鬼魅。
李善长忽然觉得后背发凉,仿佛有双无形的眼睛在暗处窥视。
“张文今日来访.“他低声自语,“表面上是替燕王谈盐课,实则是要试探老夫对欧阳伦的态度“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胡须,越捻越用力。
“若老夫真按黄子澄的建议,制造燕王与欧阳伦勾结的假证据.“
想到这里,李善长突然倒吸一口冷气,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那正好中了燕王下怀!“他猛地站起身,太师椅被带得“哐当“倒地,“燕王巴不得有人挑拨他与欧阳伦的关系!“
铜壶滴漏的声音此刻听来格外刺耳,像是催命的更鼓。
李善长踉跄着走到博古架前,颤抖着手取下一只锦盒。
“好险.“他打开锦盒,看着里面尚未送出的密信,“差点就成了燕王手中的刀!“
月光透过窗纱,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阴影。
“但若就此罢手.“李善长眯起眼睛,“岂不是白白错过这个鹬蚌相争的机会?“
他的手指轻轻抚过锦盒上的鎏金花纹,忽然露出诡异的微笑。
“或许.“他轻声呢喃,“该让黄子澄把信送给陈宁“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映得他半边脸忽明忽暗。
“不过内容得改一改.“李善长快步回到书案前,提笔蘸墨,“不是栽赃燕王与欧阳伦勾结.“
笔尖在宣纸上划出凌厉的线条。
“而是要让陛下看到“他的嘴角越扬越高,“欧阳伦正在暗中对付燕王!“
窗外突然传来夜枭的啼叫,凄厉得令人毛骨悚然。
李善长写完最后一个字,将信纸举到烛火前细细端详。
“如此一来.“他阴森地低笑,“不管最后谁胜谁负,老夫都能坐收渔利!“
“快!让黄子澄回来一趟!”
在正式将王铁锤任命为铁路局总办之后,朱标将内阁首辅驸马欧阳伦、铁路局临时总办王铁柱、工部尚书单安仁、户部尚书郭资等铁路相关的官员叫到太极殿。
太极殿内,烛火通明,朱标端坐于龙案之后,目光缓缓扫过殿内众臣,率先开口:“妹夫,今天在这里的都是和铁路相关的官员,父皇早就下了旨意,铁路相关之事都要以妹夫你为主,现在由你来具体安排任务吧!”
欧阳伦站在最前方,神色平静,但眼底却闪过一丝深邃。
他微微拱手,声音沉稳而有力:“陛下既已下旨,臣自当尽心竭力。“
工部尚书单安仁低着头,眼角余光却悄悄打量着欧阳伦,心中暗忖:“驸马爷素来雷厉风行,今日怕是要有大动作.“
户部尚书郭资则轻轻搓了搓手指,眉头微皱:“铁路耗资巨大,户部账上的银子可经不起折腾,待会儿得想办法推一推.但若是驸马爷开口,咱户部砸锅卖铁都得上!“
王铁锤站在最末,双手紧握成拳,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虽被任命为铁路局总办,但面对这些朝堂重臣,仍感压力如山,要知道他只是工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
欧阳伦微微颔首,向前一步,声音沉稳而清晰:“京平铁路贯通南北,乃国之命脉,其运行管理必须严谨有序。“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首先,铁路局下设三司——运输司、工务司、调度司,各司其职。“
工部尚书单安仁微微皱眉:“驸马,三司职权如何划分?“
欧阳伦早有准备:“运输司负责客货运输,包括票价制定、货运调度;工务司负责铁轨、机车维护检修;调度司则统筹列车运行时刻、路线安排。“
户部尚书郭资忍不住插话:“驸马,铁路收益如何分配?“
欧阳伦淡淡一笑:“铁路收益分三部分——朝廷占五成,用于铁路扩建;地方官府占三成,补贴沿线民生;剩余两成归铁路局自用,用于日常维护。“
朱标微微点头:“如此分配,倒也合理。“
王铁锤站在一旁,神情颇为紧张。
欧阳伦似乎察觉到他的紧张,目光转向他:“王总办,铁路通车后,每日需确保三趟客运、两趟货运,你可有把握?“
王铁锤深吸一口气,拱手道:“回驸马,下官已调集熟练工匠五十人,培训司乘人员百余名,必能确保铁路畅通无阻。“
欧阳伦点点头:“此外,沿线需设十二个驿站,每站配备驻守官兵,以防匪患。“
兵部尚书闻言,立刻接话:“此事兵部可调派精锐,确保铁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