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明第一太子 > 第41章 东宫班底

第41章 东宫班底(2 / 2)

朱标走出奉天殿,就往坤宁宫走去,想来自己老爹肯定在哪里了。

刚走一半就有宫女来请,等朱标走进坤宁宫,就看见了朱元璋跟马皇后在争论着什么,朱标一挥手。刘瑾就领着宫女下去了。

朱标走上前就听到朱元璋大声的说道:“朕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不就是为了子孙后代能够享福。”

马皇后说道:“那也不应该定下这样的国策,皇上,重八,你不能只顾眼前啊。”

朱元璋还是不服气:“撑死他们能吃多少。”

马皇后还是在劝他,朱标听了一会就明白了,朱元璋自小孤苦,尤其渴望亲情,所以打算定下国策,给予了皇族优厚的待遇。

首先一条就是皇族以后都不用上班,而这些人都由国家财政来养,地方皇族由地方财政开支。而不上班的皇族,朱元璋给他们定的工资级别普遍是一般官员的8倍左右!而且,没有人数限制,只要是皇族,都按级别领薪水,从10岁就就开始领取,直到死亡。

除了高额的薪水外,朱元璋还想到了生老病死,他规定,皇族生病了,公费医疗,太医伺候,皇族长大成人娶妻了,由国家拨款,给其分配房屋,田地,嫁资,服侍等。

皇族子孙死了,会得到一笔十分雄厚的丧葬费,足够办一场奢华的葬礼。

因此,在不上班,靠人头领工资,还什么都可以报销的情况下,最后皇族只剩下一件事,那就是不断的娶老婆,小妾生孩子,甚至是比赛生孩子,据记载,当时生儿子最高记录是运城王府,生了100多个儿女,而他的儿子也特别能生,都是几十个,几十个的生。

朱标知道明朝中期,很多省一年的财政收入已经养不起在本省的皇族了,到明末,皇族人口超过100万,巨大的开销是压垮明朝财政的最重要原因,明朝末年灭亡也有一条在于养皇族成本太大了。

朱标走到朱元璋的身后,按着他的肩膀说道:“父皇,儿子明白您希望我朱家的子孙过的好,但是父皇,您还记得在我小时候您教导的事情吗?”

朱元璋一听儿子也站在老婆那边就皱紧了眉头:“咱也是为你的子孙打算!你小子又想怎么帮你娘说话!”

朱标笑着回答道:“父皇贵为人间至尊,口含天宪,言出法随!若是母后说的没有道理,您又怎么会在这里跟母后争辩呢?”

马皇后看儿子是站在自己这边的就安稳的喝口茶水:“你父皇就是这样!明明知道不对,却还是要做。”

朱标赶紧说道:“母后,父皇自然有父皇的考虑,只不过父皇感念创业艰难,不舍得子孙在受苦了而已。”

看着两位大佬都缓和了下来。朱标才开口说出自己的观点:“父皇在儿臣小时候就经常教育儿臣,不可学前朝贵族子弟的作风,他们为非作歹,强占民田,奸**女,勾结官府,聚敛钱财”

朱元璋低声说道:“咱的儿子们段不至此。”

朱标点点头:“他们在父皇面前自然只是儿子,但出去了可就是天潢贵胄的帝子了。”

朱标接着说道:“那怕是儿子这一代,包括下一代父皇都能管教,但往后的呢?

…………

随缘更新(▽`)莫名的想码字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722\',\'41\',\'大明第一太子\',\'第41章 东宫班底\',\'1668051633\')">『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722\',\'41\',\'大明第一太子\',\'第41章 东宫班底\')">『加入书签』</a></p>', '>')

最新小说: 这个民国不好混 大秦: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短视频通古代:全员破防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曹家逆子 大明第一太子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北宋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