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顿时面露尴尬,这毒药果然厉害,居然把朕给药得迷惑了。
看来以后多修养身体,少搭理朝政。这藩王征税还没有完,士绅征税又来了。太可怕了,建奴,闯贼献贼都没有这么可怕好吧。
“李卿为何会这么迫不及待地向士绅征税,这士绅可是大明的根基,一旦动摇,大明根基不保啊。”
只见李适说道,
“陛下,主要还是户部没有钱了,必须要新开财源,不然今年年中军饷都发不出来。”
“这新税制一下,光山东山西北直隶地区便可征田税两千五百万两。”
崇祯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不可置信的问道,
“多少?两千五百万两?”
李适点点头,又说道,
“至于陛下说的士绅是大明的根基,臣认为不妥。臣认为陛下才是大明的根基,只要有陛下安好,大明不存在根基不稳一说。”
崇祯顿时露出笑脸,还是李卿懂朕啊,
“李卿,快快将士绅征税的详情告诉于朕,朕想知道为何能征如此多的税。”
于是李适将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说给崇祯听。
崇祯听后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朕以往也是知道士绅田地众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打士绅的主意。这就是把税转移到士绅的头上,百姓反而得到了实惠。”
“这的确是个善政,但是肯定要得罪士绅,这山东民变就是这个原因。”
李适淡淡一笑,你那不是没有打过这主意,一是你不敢,而是朝堂肯定不会支持。
“士绅肯定会不满的,但是现在大明中兴在即,牺牲一点士绅的利益也是情有可原。将来朝廷财政好转再给士绅补偿一点也不是大问题。”
“再说陛下也看到了士绅其实不堪一击,此次将山东造反的士绅大杀一批,整个北方肯定不会再有人闹事。”
崇祯身后的王承恩顿时震惊,上次说补偿藩王,这次又说补偿士绅,咱家怎么感觉这话一点都不可信呢?
这李适现在谎话张口就来,许愿就像喝水一样简单。咱家可得小心他,免得着了他的道。
崇祯点点头,
“李卿言之有理,将来好好补偿士绅便是。”
李适这时就要打一下预防针了,
“这北方还好说,不过这南方吗,臣就不好说了。”
崇祯顿时身体一颤,急切的说道,
“李卿你说南方会不会形成更大程度民变。”
李适摇摇头,
“臣也不知,不过这南北交通基本断绝,现在朝廷的手伸不到南方去啊。”
崇祯顿时大怒,
“漕运总督史可法还没有疏通运河吗?真是一个废物。”
史总督再次躺枪,李适只得说道,
“这冬季运河也不好施工啊,还有现在朝廷财政紧张,实在没有能力支持,等今年税收入账,再给予支持。”
崇祯顿时心急如焚,
“这要是等到夏税,南方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李卿你快想想办法?”
只见李适说道,
“陛下不必忧心,此次土地征税三策,朝廷三番五次说明只在北方实行试点工作,南方肯定是不会反的。”
“若是南方出现反叛,肯定是被南方的有心人利用。不过现在朝廷兵强马壮,到时候迅速平乱便可。”
崇祯当即一愣,我大明现在两次大败建奴,这不刚刚还一百骑大败一万叛军。现在朕手握数十万大军,只要保证粮饷充足,就算出现叛乱又何妨。
崇祯也算看明白了,只要有钱,啥都好使。
要是没有钱,想到这里崇祯顿时一个激灵,那日子太痛苦了。
崇祯顿时悟了,
“看来是朕心急了,现在还是尽快疏通运河吧。”
“刘宗周此人迂腐无能,还多次针对李卿,挑拨朕和李卿之间的关系,朕看找个理由将这老家伙赶出朝堂。”
李适赶忙摆摆手,这可是自己“队友”,要是没有他随时跳出来反对自己,那朝堂岂不是成了自己的一言堂,皇帝能放心?
“陛下万万不可,这刘大人臣还是知道的,一心奉公,品行纯粹。肯定是臣有哪里没有做好,他才针对臣。”
“正好朝堂上有刘大人经常站出来说臣的不足,臣也好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更何况刘大人声名远扬,陛下留他在朝堂,也可以让天下人看到陛下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