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桢对刘宽第一个建议倒是挺能接受的,可对于第二个建议却是有些犹疑。
他道:“宁国公,这给与百姓二三十年的绝对使用权会不会太久?只怕会形成一个个的地方武装啊。”
刘宽笑道,“楚王殿下多虑了,只要将一枚垦荒令所能圈占的土地限制的小一些,比如说方圆三里到五里。这么点地方,能形成多大的地方武装?”
“若是一个家族用不同人获取多枚垦荒令呢?”朱桢追问。
刘宽道,“首先陛下得出政策说明,一家只能获得一枚垦荒。其次,下发垦荒令时还得加强审核,避免有些人利用隐秘关系获得多枚垦荒令的实际掌控权。”
“此外,刚开始殿下可以用奖赏、赐予的方式下发垦荒令,等到后面百姓热衷垦荒,殿下便可以高价卖垦荒令了。”
“当然,不论怎么做,肯定都是有一些隐患的——原历史上,白头鹰国从英国的统治中独立出来,便是一大参考。”
“所以,该怎么获得‘垦荒令’政策的利益,却不受其隐患影响太多,就得看楚藩后续如何治理了。”
朱桢听完一时沉思起来。
没过多大会儿,他便将这个问题压在心里,又问了些其他方面的事。约莫聊了一个小时,朱桢这才告辞,离开了皇宫。
刘宽也要离开的,却被朱雄英叫住。
“老师,我这位楚王叔在历史上是什么结局?”
刘宽没想到朱雄英会问这个,回忆了一下,才道:“应该算是寿终正寝吧。”
“哦?”朱雄英似乎有点意外,又问:“建文削藩、靖难之役他都没事?”
刘宽道,“原历史上楚藩算是强藩,但又没有燕藩强,因此建文削藩并没有先动他。等到后来燕王靖难,楚王也起兵在南边策应,拖住了建文帝的一部分兵力。”
“也因此,楚王在永乐朝待遇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也受到了永乐很大的限制,大约是在永乐二十二年病逝的吧。”
永乐二十二年病逝?
朱雄英回忆原历史上的时间,默默计算朱桢的寿命,暗想:那就是大概活到了六十一岁?
回过神后,朱雄英又问:“你觉得楚藩如今的发展潜力如何?”
都聊到这里了,刘宽哪里看不出朱雄英对楚藩的提防?
毕竟朱桢算是海外诸蕃中个人能力仅次于朱棣的,论文治武功便是晋王朱棡都未必比得上,更别说其他藩王了。最主要的是,楚藩离大明本土近呀。
念及此处,刘宽道:“陛下,如今楚藩的领土大概与后世印尼国重迭了一大部分,却又不如印尼国大。”
“而后世印尼虽算是南洋第一大国,可在全世界而言,势力并不算强。其领土几乎完全处于热带,又多为岛屿,发展上天然就受到不少限制。”
“因此,只要楚藩不能进入澳洲大陆,将来就算发展再好,藩国实力也是有限的。”
朱雄英微微点头,也不知对刘宽的话信了多少。
“陛下若无别的事,臣便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