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带着铁路到大明 > 第639章 儿女成婚,雄英震怒【求追订】

第639章 儿女成婚,雄英震怒【求追订】(1 / 2)

朱允炆此时已三十岁,留着三撇短须,依旧给人一种儒将之感。

他小心地扶着朱元璋一只胳膊,在花园里慢慢走着,春日的阳光照耀在身上,让爷孙俩感觉都颇为温暖。

“你的移民船队中有几艘战舰?”朱元璋问。

“回皇爷爷,总共只有三艘战舰,旗舰虞都号为五千预料的铁甲舰,风帆、蒸汽混合动力,双层甲板。”

“剩余两艘则都是三千余料、单层甲板的风帆战舰——孙儿建藩之地并无拥有海军的国家,若非为了数万里海途的安全考虑,孙儿甚至都没准备要战舰。”

朱元璋听出了朱允炆的解释之意,点头笑道:“你建藩的那个地方,确实不需要海军——即便将来与谁在海上有争端,估计也得好几十年后去了。”

“其他方面呢?移民可招募齐了?”

朱允炆道,“而今大明百姓对到海外发展还是颇为向往的,故而孙儿建藩之地虽远,可五千户移民还是招募足了。”

朱元璋道,“咱听闻那南美季节与咱们大明这边正好相反,你去之时,可以顺带拜访你二叔,在种田方面向他取取经,或者让他借你几个已熟悉当地四时变化的老农。”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允炆心道。

同时也有点意外——他此番来真就纯粹是看望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都这般老了,竟然还能给他提出不错的建议。

这自是让他心中更加钦慕。

可惜他此番一去,大概真的再也见不到这位祖父了。

朱允炆在凤阳陪了朱元璋三日,方才离去。

回到京师后,他又面见朱雄英、吕太后,一番辞别,便带着三艘战舰到山东与移民船队相汇合,起航前往南美。

其实前几年,大明太平洋探索舰队已经探索出了南太平洋航道,但因为只走了两三趟,航道安全还没有足够保证,移民补给站也没建立完全,所以朱允炆还是选择走北太平洋航道。

虽说需要航行半年以上,可沿途既有众多补给站,又有大明卫所,只要不是特别倒楣,船队基本不会有危险···

同样是在阳春三月,刘若雪在朱蕙兰、苏采薇的再三询问下,终于说明了她与梁秋实之间的情况,却是两人相处得还不错,已经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于是,刘若雪先是带梁秋实来宁国公府见了见刘宽、朱蕙兰、苏采薇,不久梁秋实父母也来京,与刘宽等人相见,并定下了两人的亲事。

之后就是按大明此时习俗走流程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等。

这些事刘宽是没怎么操心,都由朱蕙兰、苏采薇负责与梁家商量、接洽。

不过刘宽提出了一点要求,那就是让梁家在京师给梁秋实买一套房,并且刘若雪、梁秋实结婚后也主要住在京师,而非在杭州梁氏老家。

在此时,若是一般女方提出这般“过分”的要求,男方自是不会同意——这年头哪有新人结婚后不与父母同居而独居的?还孝不孝敬父母、公婆了?

别看如今风气开放了很多,可“孝”仍是一种全民认可并重视的品德,谁若是背上不孝的名声,工作、生活上都别想好过。

但刘若雪到底是宁国公的长女,且梁秋实、刘若雪都在京师工作也是事实,另外梁秋实父母既不需要儿女伺候,梁秋实也有兄弟姐妹留在杭州尽孝,所以,梁秋实父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条件。

京师如今房价虽贵,可以梁秋实的家境,还是买得起的——事实上,梁秋实家在京师本就有一处别院。

不过,考虑到这房屋既要做两人新房,又是今后两人居住之所,梁家便又花几十万贯,在内城买了一栋五进的大宅子。

梁家这边为儿子的婚事花费不菲,刘宽对头个出嫁的长女更不会吝啬,最终定下的所有陪嫁总价值高达三百多万贯!

不过,宁国公府的总资产早已破亿贯,给刘若雪出三百多万贯的嫁妆倒也不算什么。

最新小说: 三国:抢先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大唐自治区 大哥说我天下无敌 三国:田里种出百万雄兵 都吃软饭了,傻子才争天下 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这个崇祯太过极端 法兰西之父 村民饥荒我吃肉,我把儿媳养肥肥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