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吕布心中气愤,但是,吕布却也不敢去得罪李昭。
如今李昭在并州拥有极大权利,武艺比他还强大,再加上朝野中也有背景,根本不是他吕布能够得罪起的。
因此,吕布瞬间就怂了,就向李昭认错了。
“你先离开亲兵营吧,再担任本侯亲兵,影响不好。先回到武猛从事身边做事吧。”李昭看了吕布一眼,淡淡道。
一旁丁原忙对李昭拱手,看了一眼吕布,满是羞愧道:
“是原教子无方,丁原定多加管教这逆子!”
李昭点了点头,这才目光看向一旁有些不知所措,身着一袭白色孝衣的绝世佳人杜氏。
“杜氏,你且放心,本侯定不会饶恕他们欺辱阵亡将士家眷之事。另外,秦宜禄作为屯长,为国战死,本侯代表朝廷,发放三年俸禄(约合粟米200石、钱5万),另外本侯再代表李氏另追加两年钱粮(约钱3万、布帛20匹),并免除你们母子十年赋税徭役,减轻你们生活压力,另外,本侯欲在马邑城中立下“忠烈碑”,记下为国捐躯将士之名,受人铭记,秦宜禄便可记录其上,以昭示其精神。”
李昭对杜氏母子说着秦宜禄战死的抚恤之事道。
话音落下,身后众将领也是侧目。
就连杜氏都忍不住哭泣的更大声了一些。
一般而言,就算是屯长阵亡,也不可能有五年的俸禄抚恤,甚至三年有没有都另外说。
李氏又有追加。
再加上汉朝常规“三年免役”标准,李昭却直接免除他们母子十年赋税徭役。
可以说,他们母子十年内都不需要忧虑税收以及服役生活事情了。
更别说,还可以记入那受世人敬仰的忠烈碑上。
这让杜氏心中感觉秦宜禄的战死虽然令人悲痛,但得到这样的抚恤和尊重,也让她的丈夫死得其所。更感觉李昭这个名震大汉北方的卫将军、武睿侯真的是非常仁厚、体恤下属、值得信赖的将军。
“杜氏代秦宜禄谢卫将军。只是,卫将军的封赏,怕是杜氏与幼儿消受不起,如此多钱财,在这乱世中,怕是杜氏孤儿寡母会受人觊觎被吃的渣都剩不下!”
着一袭白色孝衣的绝世佳人杜氏抽泣对李昭道。
杜氏看了一眼李昭,突然拉着两岁的儿子跪地道:
“求卫将军照拂小秦朗长大成人,抚恤钱粮,我们母子可不要。”
杜氏突然的行为,让一旁都有些觊觎杜氏绝世倾城美貌的丁原、张修、吕布等人皆是一愣。
李昭闻言,也是一怔,他倒并不是不喜欢杜夫人,
而恰恰李昭也知道面前的杜氏,正是历史上引得关羽、吕布、曹操相争的三国顶级美人的杜夫人。
只不过,李昭欲组建属于李氏的军队,就需要考虑到士气以及影响,收买人心。
因此,他会前往伤兵营,看望阵亡士卒家属,收买人心,打造马邑城忠烈碑,凝聚人心。
哪怕是见到了侯成等人要欺辱杜夫人,李昭也是直接拿下,严格按照军纪行事。
对杜夫人,李昭确实有心思,不过,之前并不是时机,他不能够做出如侯成一般欺辱阵亡将士家眷之事。
如果真的做了,怕是传开后,全体麾下将士都将寒心了。
毕竟,谁会愿意出生入死,后面战死了,反而家眷都被主将欺辱了。
这影响极其恶劣。
所以,他李昭也是惩击侯成等人,并且加重抚恤杜氏母子。
但是,但是,李昭没有想到的是,杜夫人竟然如此信任他,直接当众,跪求他,不要其他,照拂孤儿寡母儿子小秦朗。
而这样子一来,情况就立即不一样了啊。
李昭心中惊喜,面上却是并没有流露出表情,反而皱眉,看着杜氏母子直接冷哼道:
“谁敢?若是胆敢欺辱阵亡将士妻儿,本将军饶不了他们!”
说着,李昭瞪了一眼一旁的张修、丁原、吕布等人,几人皆是尴尬。
李昭又看向有些焦急的杜氏,道:
“乱世混乱,你们孤儿寡母确实不容易,秦宜禄已死,本将军不能让将士们寒心。既然你如此信任本将军,本将军看这小秦朗还挺可爱、懂事,本将军收其做义子,在身边培养如何?这样你看如何!”
李昭的话,顿时让周围众将领皆是震动哗然。
李昭竟然要收面前两岁孩童为义子?
瞬间,张修、丁原、吕布心中浮想联翩,也不知道李昭是真的为了抚慰将士之心,才收的小孩为义子,还是看上了这未亡人绝色倾城的杜氏了。
不过,不论他们心中如何浮想联翩,他们却是明白,李昭这个卫将军能收这小秦朗为义子,绝对是小秦朗的福分。
毕竟,李昭可是位高权重。
尽管义子不比养子,没有继承权,但是,能够成为李昭义子,也绝对是天大的运气了。
若是让受伤将士乃至全军将士知道后,秦宜禄战死,李昭收了其子为义子培养。
势必又会让全军将士欣慰。
毕竟,战死沙场,自己儿子能够获得改命的机会,那也是极好的结果啊。
此时身着一袭白色孝衣的绝世佳人杜氏,听着李昭竟然要收儿子小秦朗为义子,也是惊喜极了,她本来想着让李昭照拂儿子便满足了,但是谁知道李昭竟然愿意收义子。
杜氏只感觉阴霾笼罩的天明亮了,喜极而泣道:
“谢将军,谢侯爷,郎儿,快跪下,叫义父!”
两岁的小秦朗还不明白什么,但是很乖巧,听到母亲让自己对李昭喊义父,还是乖乖跪下,对李昭脆声声喊道:
“义父!”
“哈哈哈,好,郎儿真乖!”
李昭说着,直接从杜夫人手中接过小秦朗,抱在怀中,随即看向灵堂,道:
“从今日起,汝妻儿吾养之。”
“本将军势必把秦朗当亲子一般培养。”
杜氏听着李昭的话,怔怔看着俊美无比的李昭,一时间心乱如麻,却又感觉无比的安全感。
……………下一章…………
秦宜禄战死,李昭为其刻上忠烈碑上,并收其子秦朗为义子,很快在军中传开,反响很是强烈。
因为李昭关心伤兵,以及加重抚恤阵亡士卒。
因此,军中上下以及马邑城中对李昭这个卫将军赞赏声不绝于耳。
在所有人的眼中,李昭便是一个骁勇善战、关心将士、关心百姓的仁德将军形象。
李昭一朝之间,可谓尽收马邑城中士卒与百姓之心。
马邑城中,李昭收军心、民心,收小秦朗为义子,并把倾国倾城佳人杜夫人以及小秦朗带入府中不过是个插曲。
李昭与须卜雄接下来行动,对于李氏至关重要。
那就是,须卜雄控制住了一万七千多鲜卑士卒与匈奴士卒后,已经可以出兵西河郡南匈奴美稽王庭,彻底吞并南匈奴族人。同时,须卜雄要助他扫除并州九郡内的所有异族,他李昭需要一个完整的并州。
就在并州须卜雄开始率领大军向美稽王庭扑去时,李氏开始清除并州内的外族时。
大汉内部的情况,却是一团乱麻。
黄巾起义爆发的非常猛烈。
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尤其猛攻世家乌堡,抢夺粮食,拉拢百姓,一个月内,大汉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攻占了大量的城池与县城、吏士逃亡,震动洛阳。
天下迅速间形成了三股庞大的黄巾主要势力。
分别是在冀州的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攻占巨鹿、下曲阳等城池,聚集兵力达到了惊人二十万。
其次是黄巾大方渠帅波才在颍川、汝南一带起事,先后攻破颍川郡、汝南郡二十多座城池,聚集兵力达到了惊人十余万。
再次是在广成关被曹操击破的张燕、周仓等人,并没有随李紧南下汉中,而是逃至濮阳、顿丘等陈留郡以北一代,联合当即黄巾攻占了濮阳,拉起来十余万人队伍。
如此洛阳东北方向的冀州巨鹿的张角、张宝。
洛阳东面的濮阳、顿丘的张燕、周仓。
以及洛阳东南方向的汝南、颍川波才。
如此,不算各地汹涌的黄巾,这三股庞大的黄巾主力,超过五十万黄巾,从东北、东面、东南三面对洛阳夹击进攻的局势形成。
让洛阳城中刘宏吓的半死,各大世家豪族公卿官员也是惊怒、气愤。
因为他们发现黄巾军极其“残暴”,不论是官吏,还是世家大族的人,亦或是刘氏汉室宗亲,遇到便杀,甚至还专门进攻世家大族乌堡以及皇室宗亲。
轻则勒索,重则抄家灭门,大量各州各郡的世家豪族以及汉室宗亲的乌堡、城池被黄巾军攻破,直接屠刀霍霍,人头滚滚,家毁人亡,这让洛阳城中世家豪族无不惊惧、胆寒。
尽管早有所料太平教会爆发起义,但是,如此残暴还是令人惊惧。
刘宏与公卿也是快速反应,召集各大世家豪族家中私兵,同时又任用卢植、董卓、曹操为将领征讨黄巾。
曹操率领八千青壮、私兵以及官兵组成的队伍进攻距离洛阳甚近的颍川一代黄巾军波才大军。
董卓则是率领本部兵马以及私兵、郡兵,共计七千大军,进攻濮阳一代的张燕、周仓等黄巾军。
卢植则是率领刚刚招募不久的一万青壮大军直扑冀州去了。
只是,被刘宏以及公卿给予重望的卢植、曹操、董卓三路大军,面对人山人海,非常仇视朝廷疯狂的黄巾军,非但没有旗开得胜,反而一开战便有一败涂地的迹象。
董卓大军先是被张燕假意失败吸引,诱董卓大军深入,分开董卓麾下骑兵、步卒,然后,重兵猛攻夹击董卓麾下步卒,除却董卓麾下骑兵,其余士卒皆被汹涌的黄巾击溃。
面对气急败坏的董卓,张燕并没有和董卓纠缠反而仗着熟悉地形,让黄巾军骚扰董卓骑兵的辎重,逼迫的董卓不得不狼狈后撤。
另外一边,曹操进攻颍川十余万黄巾也是受挫,黄巾起义刚开始爆发的黄巾军是非常勇猛的,厮杀起来不管不顾,让曹操不得不退入颍川郡的昆阳城中暂避锋芒,但是随之面对的就是人山人海的黄巾起义军围攻。
而卢植率领大军刚进入冀州,便被冀州澎湃的黄巾起义军围攻,士卒人少,且不精良不得不先进入邯郸城暂避锋芒。
朝廷派出去的三路大军,一路兵败后撤,另外两路皆都没有作为,甚至,曹操一路还被黄巾围攻。
除了此噩耗外,北方南匈奴、乌桓背刺大汉,与鲜卑人结盟,将举大军进攻边疆南下的消息也是铺天盖地涌来。
各种消息传至洛阳城中,世家、百姓无不哗然、焦躁,整个洛阳都陷入了一种极为沉重的氛围中。
就连普通百姓,都感觉到了一种王朝末日的氛围感。
外族大规模入侵,遍地起义军,大汉真的没救了不成?
炎热的夏天以及沉重的心情让洛阳城的贩夫走卒们以及路过的行人皆是行色匆匆。
就在这时,朱雀大街上忽然响起急促的马蹄声。
却见一匹浑身蒸腾白气的驿马驮着背插赤旗的军士疾驰而入。
贩夫走卒以及行人纷纷避让,同时皆哗然、躁动看向那军士身上沾满尘土的一张大幅的帛书。
竟然是传递捷报的露布!!
什么情况?
哪里来的捷报?
街道两侧的百姓,以及世家子弟无不侧目。
那军士疲惫的脸上浮现出了浓浓的激动涨红之色,大声喝道:
“大汉卫将军、武睿侯大破并州数万异族,马邑大捷,马邑大捷!”
这声喝声犹如惊雷,瞬间让朱雀街道两侧的百姓与世家子弟皆是愣在当场。
马邑大捷?
刚去并州并没有多久的李昭,再次大捷了?
哒哒哒~
驾驾~
军士扛着露布驾马不停向着皇宫方向而去,振奋、激动、喜悦的声音却是不停的喊出:
“大汉卫将军、武睿侯大破并州数万异族,马邑大捷,马邑大捷……”
“马邑大捷,马邑大捷…………”
……
随着传达捷报的军将经过一条条街道,听到捷报声的洛阳百姓、世家子弟无不震动、哗然了起来。
一时间,听到捷报的洛阳百姓与世家,突然感觉大汉北疆上空笼罩的异族阴霾直接散去了一半!
(三合一大章,不是不想分章,而是分开后,因为追读人少,掉均定,这本书就更废了,求持续追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