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什么?”林君泽喊了姜黎黎好几声,见她好容易回过神,好笑的问道。
“我在想服装店的事情,好吧,我不去羊城就是了。”她要琢磨琢磨自己制作衣服的事儿。
首先,姜美美在纺织厂上班,她应该认识一些老师傅,还有一些多年没转正的临时工,要是能招一批,自产自销应该没问题。
姜黎黎是急性子,第二天就去找姜美美,跟她打听了退休老师傅和一些技术不错的临时工。
“跟我打听这个干嘛?”姜美美好奇问道。
“我这不是准备开服装店,想着找些手艺不错的师傅,自己做自己卖。”姜黎黎准备走高端路线,那么一开始的销量肯定一般,所以三两人就够了。
“你那是服装店还是裁缝铺子?”姜美美疑惑的看着姜黎黎。
“我那是高级定制。”姜黎黎觉得说裁缝铺子一下就拉低了档次。
姜美美撇了下嘴,“我帮你寻摸寻摸,应该不难。”
尤其姜黎黎说的技术不错的临时工,不正是78年、79年回来的那些知青,他们没工作,厂里扩招了一批,不过都是临时工,哪怕是临时工,也是抢破脑袋进来,一个个学习的很认真,工作也努力刻苦,所以手艺都很不错。
只是要办厂的话,哪怕是小作坊,也要一笔不小的资金,她手头这一万多块远远不够。
有事找老公,所以姜黎黎当晚就跟林君泽说这事了。
“自己办个小工厂?也不是不行,你要多少钱?我来想办法。”林君泽想了想,说道。
突然,姜黎黎想到了银行,只知道现在存款的利息很高,不知道现在贷款的利息怎么样,反正这个卖房市场的年代,怎么都不会亏吧。
“等等,我明天上银行问问,或者你有认识在银行上班的人吗?”姜黎黎侧头问道。
“有一个吃过几次饭,你不用去银行,我直接找他,不过你确定要办厂,还要开服装店?”林君泽担心姜黎黎还要跑去羊城,话锋一转,“办吧,我都支持你。”
只要在京城,不是胡作非为,林君泽自认能护好姜黎黎。
第二天晚上,林君泽搂着姜黎黎的腰说道:“你是办厂,如果你同意招收一批知青,银行能给你无息贷款,最少三年期。”
“我就是小作坊,能招几个知青,何况我想从纺织厂挖熟练工。”姜黎黎眨了眨眼,虽然心动,可她现在是在无能为力。
“十个名额有吗?”林君泽问道。
“十个名额?你还真看得起我,都说了是小作坊,光知青就占掉十个名额,那我根本招不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