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正哭笑不得,急忙上前搀扶道:“你这孩子,也太实在了。”
吴长寿起身后迫不及待问道:“赵老爷,我姐在你家好吗?”
“很好,我已经让我儿媳妇把月英的两个女儿都收做干女儿了......“赵正把收花花小草当干孙女的事情都说了一遍,当然,吴月英休夫的事情他暂时没说,毕竟有些惊世骇俗。
现在也不是合适的时机。
饶是如此,吴家人也是感激涕零。
扑通!
吴家婆娘跪了下来,“赵老爷,你对月英实在是没话说,我给你磕头了!”
吴长寿再次跪下,不说话,只是一味的磕头。
扑通!
吴多福也跪了,“赵老爷,谢谢你!”
赵正都麻了。
哪能让丈人公丈母娘磕头,虽然他和吴多福是同辈人,但就是这样才觉得怪,“快起来!”
他废了一阵口舌才把他们三人劝了起来。
吴多福满是感激道:“赵老爷,你的大恩大德我回报不了,这麝香和牛黄还算有点价值,就送您了。”
赵正想了想,也没拒绝,“那行,我就收下了,不过,我第一次来你家,也不能空手来。”
说着,让其中一个年轻人放下竹篓,“这里面有二十斤粟米,二十斤米糠,就当我送你的礼物。”
说着,他又让人取了二十个蜂窝煤,又从兜里掏出二两银子塞进了吴多福的手里。
吴多福都懵了。
“这礼物太贵重了,不值当,真的不值当!”
“就算是药堂,也给不了这么多!”
算上之前的九斤米糠,这就是近五十斤粮食,加取暖的石炭,就不少于一两银子了,要是再收二两银子,赵正就亏大了。
现在粮食多金贵啊。
只要赵正愿意,拿着四十斤粮食,买七八个小姑娘回去暖床不成问题。
麝香牛黄固然值钱,可现在却是有价无市。
“老吴,这也是我的心意,要是再推脱我可就不高兴了。”赵正故意板着脸道。
这些粮食和钱,撑死了三四两银子,可单单一块牛黄,就价值两千两银子,五百多倍的利润呢,别人也就算了,吴家肯定得特殊关照一下。
“我要粮食和石炭就够了,这银子收回去。”吴多福说什么也不肯要银子。
赵正没法,只能拿回一两银子,剩下的一两银子,说什么也不肯要了。
拉扯好一会儿,吴多福才妥协。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爹娘就有什么孩子,难怪吴月英如此刚烈诚信,原来根子在这里。
即便吴家人都饿的前胸贴后背,可面对利益,依旧面不改色,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赵正就喜欢这样的人。
“赵老爷,饿了吧,我这就让婆娘去做吃的,今天您说什么也得在这里吃顿饭!”吴多福拉着赵正的手说道。
赵正摆摆手,“不了,来的路上吃了干粮,我还有其他的事情!“
吴多福道:“您对我们村不熟悉,要不我给你带路?”
赵正一想,也没拒绝,“那好,麻烦你了!”
说着,递过去一块鸡蛋饼,“这块饼就当我的带路费!”
吴多福不肯要,但赵正说:“不收,就别带路!“
最后他还是接过鸡蛋饼。
吴多福很饿,却没有第一时间送入口中,而是撕下一半,递给了床榻上的老娘,把剩下的一半分成两小块,给了孙子孙女,这才走到赵正跟前,“赵老爷,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