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这才从此开始,对朱高炽刮目相看。
天下安定后,便是立储之事。
众将土纷纷喊话二殿下朱高煦是最佳人选,因为朱高煦战功赫赫,在军中甚有威望。
朝臣则喊话,自古规矩,立长子!
朱棣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这时,大臣解缙站了出来,只说了三个字,朱棣便立了朱高炽为太子。
便是:好圣孙!
原因是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特别特别受宠。朱棣简直爱死这个孙子了,如果朱高炽不当皇帝,那自已的乖孙也当不了皇帝。
因此朱高炽被封太子后,朱棣特意指定,朱高炽死后必须由朱瞻基继位。
果然还是隔辈亲。
而老二朱高煦则被封为了汉王,可封地却在遥远的云南。
竞选太子失败的朱高煦非常不爽,而且他还特别嚣张,竟是当面怒喝朱棣,自比李世民,凭什么不将皇位传给自已。
这番言语引起了朱棣的不悦,但终究还是心疼这个最像自已的儿子,没有责怪。
甚至朱高煦赖着不走,就是不去云南,朱棣也没有赶他走。
...
第400章 忙着追剧
再后来,就是朱棣五次北伐,期间朱高炽负责监国。
朱棣能没有后顾之忧的北伐,离不开朱高炽在内,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
包括永乐盛世,可以说二人的功劳各占一半。
作死小能手,朱高煦再次上线。
这些年就一直赖在南京,就是不去云南封地。
朱高炽:二弟啊,你走吧。
朱高煦:不走。
朱高炽:我给你换个封地总行了吧,青州怎么样。
朱高煦:不去。
朱高炽:你到底想怎么样。
朱高煦:弟愿侍奉在大哥左右,保驾护航,绝无夺位之心。
朱棣、朱高炽:说这话,你自已信吗。
朱棣大怒,差点将朱高煦贬为庶人,还是朱高炽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替弟弟求情,才幸免于难。
最后,朱高煦终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被赶去了山东乐安。
公元1424年,朱棣班师回朝的途中驾崩。
监国二十年的朱高炽正式登基皇位。
即位之后,为建文时期和永乐时期的冤假错案平反,治理国家依旧认真负责。
只是偶尔会放纵笙歌,享乐一二,毕竟压在自已头上的老爹终于嗝屁了。
但相比那些彻底放飞自我的,朱高炽已经很不错了。
再后来,朱高炽准备再次迁都,返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