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愧于陛下!”
辽东王刘寒长叹道,“臣此去灾区无功而返,请陛下治罪!”
“爱卿此言差矣。”
汉帝刘宏悠悠说道,“赈灾无量可用,朝廷上下皆束手无措,爱卿能挺身而出已是大义,又何来罪过一说?
爱卿,这赈灾的事你就别去管了。等到来年秋收,状况自然会好起来的。”
刘寒人都听傻了,他不知道汉帝是怎么把这么畜生的话说出口的。
等待秋收?
灾区都已经成了人间炼狱,每天都有无数人会饿死,这鬼地方等到明年还有没有人活着都不知道了!
再者而言,大汉的天下近年来天灾不断,灾祸会越来越多。等到明年,灾况只会更加严峻,哪里还有什么秋收啊!
“陛下,臣在魏郡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尸山遍野,饿极了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
刘寒顿了一下,方才哽咽着说道,“民为邦本,如今百姓饿死无数,我大汉的国本已然动摇,朝廷不可坐视不理啊!”
汉帝听得有些不耐烦了,问道:“那你去赈灾,可有成效?”
刘寒沉声说道:“陛下,只要您愿支持臣去赈灾,凭借昔日盛世留下的底蕴,不出三年,臣定能将灾祸平息...”
不等他说完,汉帝便出言打断:“辽东王,灾祸是否能够平息,在朕看来并不重要。”
刘寒的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没理解汉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息灾祸还不重要?百姓都快死绝了还不重要?
“辽东王,你常年领兵在外,对于辽东军的军饷,朕从未克扣过。”
汉帝刘宏缓缓起身,目光幽深如潭,语气却透着一丝冷意,“你是国之大将,便要尽大将之责,替朕守好大汉的边境。灾民是死是活,自有天命,与你无关,你只需带领好军队即可。”
刘寒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渗出却浑然不觉。
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汉帝根本没在意过灾民的死活。
即使死了一百万的灾民,大汉却还有千万的百姓。
饿殍遍野的惨状无人关注,龙椅上的帝王只在乎权柄是否稳固。
百万灾民的性命,在汉帝的眼中不过是棋盘上几枚可弃的残子。
汉帝的语气变得柔和了起来,缓缓说道:“辽东王,魏郡你也不必再去了,朕赐你节制边军之权,北境诸事,你皆可一人决断。”
让辽东王节制边军,汉帝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辽东王的忠义自然是不必多言的,这是十几代人攒下来的口碑,早已铭刻在世人的心中,无人质疑。
把兵权交给辽东王,实则是在稳固汉帝的权柄。
只要辽东王掌兵,汉帝便拥有诛杀一切逆臣的力量。
而刘寒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沉默了许久,再开口时声音嘶哑低沉:“臣,领旨谢恩。”
汉帝满意地点头,重新坐回龙椅,他轻抚袖口,语气愈发温和:“爱卿明白朕的苦心便好。辽东军乃国之重器,唯有托付于你,朕方能安心。”
退出未央宫时,洛阳正飘起细雪。
盛夏飘雪,仿佛在映照着大汉的国运已经濒临破碎。
刘寒驻足宫门外,望向灰蒙天际,伸出手握紧了一片冰凉的雪花。
他的心中已然清楚,大汉在倾覆的边缘徘徊,随时都有可能倾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