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这个东西,并不是主要的粮食,但是田浩要求他们起码种植三十亩地的花生,难道就为了吃花生?
其实他不知道,田浩要种花生,要的不止是吃花生仁,还要花生壳,那玩意儿磨成粉,喂养牲口家禽的,可以补钙。
是一种植物钙的补充剂。
可惜,这个时代没人明白这一点,因为花生又叫长生果,大家都以为田浩喜欢吃呢,就给他种了五十亩地的花生,就种在土豆田的旁边。
“他喜欢就好,在西北这边,别说种花生,他就是种花,也没人拦着。”王破十分大气,对比之下,丁洋就显得有些斤斤计较了。
丁洋觉得这两天日子过得太憋屈。
更憋屈的还在后头。
“长生公子,国公爷新买的那座山头,太大了,真的都要种上杏树吗?”
“对,都种上杏树。”田浩早有打算:“那里以后就叫杏花上。”
“不是应该叫杏花山么?”
“不不不,叫杏花上。”田浩坚持自己起的名字:“好好的整理那座山,铺上台阶,建好观赏之地,将来那里就是骚人墨客流连忘返之所,尤其是每年杏花开的时候,漂亮的如同仙宫一般,谁能不上山去欣赏一下如此美景?所以这里就叫杏花上!”
田浩觉得西北这里连个美景都没有,人们生活十分枯燥,他在追求温饱的同时,也要为以后打算,建一个风景胜地什么的也不错。
正好王破为了给大司命那边缓解压力,主动买了自己旁边的一座荒山,虽然发掘过了,不是金矿山,但也是他的地盘。
荒着不好,田浩就打算整理出来,载上满山的杏树。
西北这边的果树能种活的就那么几样,杏树是最好最容易培植的树种。
春天能看到杏花,夏日能吃到杏子。
“咱们这儿一共才多少读书人啊!?”大家不仅哭笑不得,他们见过最有能耐的读书人,就是长生公子了,人家是举人。
见过的读书人也就秀才那个级别,连个进士都没有,倒是听说他们府台大人是同进士出身……但是他们也不太懂这里的分别。
中午还是在田间地头上吃的午饭。
一人一肉夹馍,田浩吃的还是津津有味,并且他们这儿没有汤水,大家都干噎。
一直到下午收工,大家一起往回走,丁洋问田浩:“这一天天的你觉得有趣吗?”
“有啊,特别有成就感。”田浩意气风发的跟他六表哥道:“这边田地里的事情是一天都不能耽误的,不过矿上也差不多,我听二娃叔说,有煤矿那边挖出来个东西,要我去看看,明儿就去煤矿,六哥哥,你要跟着去吗?”
“他去不去?”丁洋一抬下巴,点的是王破。
“我不去。”王破道:“明日要去府衙一趟。”
“平国公还往府衙跑呢?”丁洋阴阳怪气。
“去府衙查看此地流放犯人的名单。”王破淡定的应对:“看看里头能不能找到几个可以一用的人,给长生分担一下,这一天天的,他太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