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是那个小家伙儿啊!”康盛帝话说了个开头,就猜到了是谁:“他怎么能给你传信呢?”
这两个人都没见过面吧?
也没听说有所交集啊?
“是通过内府传得话,他跟郑鑫是好友。”郑贵妃道:“臣妾那二侄子可是个厉害人物,听闻这一年来,在西南那边战绩斐然,都是受了长生公子的点拨。”
康盛帝想到西北那边捷报频传,点了点头:“都是好孩子。”
与其自己人内耗,不如拉出去打外敌。
还能捞一些战利品回来,按照军中的约定俗成,不管是什么战利品,都得给圣人三成。
还得是战利品里最好的那三成,所以圣人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分到不少好东西。
“是啊,是啊!”郑贵妃又给圣人夹了一筷子的素炒蘑菇。
康盛帝果然吃了点子东西,有郑贵妃陪着,倒也有了点胃口。
面粉寿桃蒸的很好,他吃了一个,寿面吃干净了,又吃了一些菜。
吃过了御膳,洗了手漱了口,吃了一盏茶,郑贵妃又邀请康盛帝出门走走。
“走走?”康盛帝怀疑并不是单纯的走走。
“去前头的金凤楼吧!”郑贵妃连地方都选好了。
“你确定去金凤楼?”康盛帝都笑了:“那里可是皇宫最高的地方了。”
金凤楼是“金凤颁诏”金凤降下之地,也是皇宫里最高的地方。
“是,就去金凤楼。”郑贵妃小声的笑着道:“有惊喜的,您去不去?”
“去!”
康盛帝也想知道,是什么惊喜?
那个小家伙儿不会只让人传话给郑贵妃,给他做寿桃而已。
底下人准备的很快,他们俩就去了金凤楼,初冬的夜,无风但很冷,他们上了金凤楼却发现这里早就点了熏炉,整栋楼里都温暖如春。
康盛帝本以为会在楼里坐着,结果郑贵妃拉着他,不停脚步,竟然站在了城楼上,是在外面,居高临下,能看到大兴城一大半,这个时候,华灯初上,万家灯火。
“这?”康盛帝不知这是什么意思?
“圣人,这是孔明灯,祈福用的,金城侯进献了一盏,您点燃一下吧!”郑贵妃从旁边人手里拿了一个蜡烛过来。
“好。”康盛帝看了那盏精致的孔明灯,上头写了很多字,不过都很小,他点燃了里头的灯盏,才发现上头的字,有些幼稚,有些秀雅。
“这是谁写的?”
上面写着很多祝福之语。
“是公主们写的,不会写的还按了手印。”郑贵妃笑着道:“灯笼上的流苏,是我们几个女人做的,挂上去的,人人都有出一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