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上,他更不担心了,淳哥儿学问扎实的很。
老太太突然笑了,指着给丁淳面授机宜的田浩:“看看,看看!这就是当兄弟的,他弟弟打赢了他就高兴,还教淳哥儿呢!”
三舅母哭笑不得的道:“长生,你倒是让他以后别打架啊!”
当哥哥的不说劝着点,这还怂恿上了。
“姥姥,三舅母,不一样的,在学堂里,好学生有,但坏学生也有呀,要是不在一开始就打趴下那帮小坏蛋,往后日子长着呢,可怎么过?”田浩一摊手:“咱们家也没人在那里读书,只能靠淳哥儿自己去闯荡国子监,如果要选择的话,我宁愿淳哥儿是欺负人的那个,也不想他被人欺负,还是在咱们看不见的地方。”
国子监里真没有他们自己人!
“那是国子监啊!”老太太有些郁闷。
“就因为是国子监,才更烦人。”田浩吐了吐舌头:“要么是读书好的人,要么是有家世的子弟,先生们虽然有威严,但未必管得全面。”
其实这个时代的先生们,跟他前世的老师们还不同,他们在乎的是学问,而不是如何教学好么。
全靠学生自己悟,有的没那根弦儿,在国子监里读书十年八年的都是在混日子。
倒是晚上吃饭的时候,三舅母忍不住就问三舅父:“你当初去读书的时候,国子监里也这样吗?”
“不知道啊!”三舅父摇了摇头:“我当时可是定国公的亲儿子,父亲虽然不在大兴城,但母亲在呀,还有大表哥也在国子监读书的,其他几家国公府邸也有子弟在,大家都是熟人,还有亲戚,自然抱成团儿,也没人敢欺负我。”
三舅母就郁闷了:“那淳哥儿?”
“母亲放心,淳哥儿好着呢!”丁淳大声的道:“很快就会交到朋友的!”
潜台词是: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小势力,在国子监里不会被人欺负。
“行了行了,孩子们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解决。”老太太却觉得淳哥儿不错:“我丁家的儿郎,就算是从文的,那也得有血性。”
说的丁姚氏不敢吭声了。
第二天丁淳就又去了国子监上学,田浩则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见了很多人,随后田小宝回来,跟他说鞭炮坊那边都安排妥当了。
就差人啦!
只要人手到位,瞬间就能开启新的工作。
“那成!”田浩点头,然后就去找了丁超:“人什么时候到啊大舅父?”
“巧了,明儿就到,直接去鞭炮坊,明儿我休沐,跟你一起过去。”丁超到底是不放心,明儿打算跟田浩一起去鞭炮坊走一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