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如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本王帮忙,持有这炳佩剑可以在大明畅通无阻。”
“到那时,可以来大明京城的鸡鸣寺寻本王。”
朱厚照看着满力可汗离去的背影,喃喃的说道:
“老祖宗!”
“没想到,你在草原上的声望如此之高,我们要五十万头耕牛他们五个月就可以完成。”
“并且只是问咱们大明要了一些生活用品,没有其它附加条件。”
朱樉看着满力可汗远去的队伍说道:
“蒙古诸部都是游牧民族,目前的人口估计在五百万人以上;
就算平均一人喂养一头牛,都有五百万头牛的存栏量。”
“何况,他们一养就是一大群。”
“五十万头牛虽然是个大数字,但是对于两族的国家贸易而言,都不是问题。”
“那五个月时间,不是他们找牛的时间;
而是,他们把各部的耕牛收上来,赶到大同城的时间。”
“我们大明是农耕国家,目前国民差不多在八千万人,不知道还缺多少耕牛;
杨阁老,你能给本王一个准确的数字吗?”
杨廷和听到朱樉的问话,连忙说道:
“王爷,我大明的的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工具,每一头都有存档;
大明全国大概是一百七十多万头的耕牛。”
“就算平均三十人一头牛,就可以保障农耕,大明欠缺的牛也在百万头左右。”
朱樉听到这里,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郑重的说道:
“内阁要安排下去,除了这一万头牛我们亲自带回去;
剩余的牛让各个行省自己领回去,按缺额低价卖给农民。”
“记住官员、地主、家产一百两以上的富农和商人没有购买资格;
定价按十两银子一头牛,这是陛下答应的。”
“谁要是敢给陛下抹黑,多收一个铜板,本王诛他九族。”
“还有,如果......”
“还有,如果整个村子都没有耕牛的贫困地方,本王允许他们村长;
每六十人领回去一头牛,十年之内还清朝廷的银子就可以。”
“这次的耕牛,必须实实在在的发到老百姓的手里,谁敢对抗国策九族皆灭。”
朱厚照也看向杨廷和说道:
“杨阁老,这可是朕登基以来,办的第一件大事。”
“你要是办好了,朕特允你以文官之身封侯,如果办砸了,就不用朕多说什么了吧。”
杨廷和听到朱厚照的话,郑重的说道:
“陛下放心,谁要敢在这事上下其手,就是自绝于朝廷;
和天下万民作对。”
“臣一定,全力办好。”
两天以后。
三千边军带着一万头牛,回到了京城。
西山的一处京营训练营地内,成了这上万头的临时牛棚。
朱厚照看着杨廷和说道:
“安排下去,两个时辰后,也就是午时,百官来这处营地开午朝。
随着杨廷和的离去,朱厚照看着这些耕牛幽幽的说道:
“老祖宗,这百万头耕牛今年可以到位五十万头,剩余五十万头也能在六年内凑齐。”
“大明增加了这些耕牛,达到三十人拥有一头牛的时候;
像李老汉这样的家庭,就不用自己用耙子翻地了吧。”
言罢,他看向自己的手,郑重的说道:
“朕就翻了一天的地,手上出了四个大水泡,咱们大明的百姓太苦了;
如果花点银子,就可以为他们解决农耕的问题,朕也算完成这个心愿了。”
“不过,朕还是想问一句,这百万头耕牛够大明百姓用吗?”
朱樉听到朱厚照的话,叹息了一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