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俸银加禄米,折合白银近万两银子,自从于谦到如今四十多年的国公府了。”
“真要查出来个一二十万两银子,也没人敢说这于允忠贪污了;
这个事情,太子没开始就已经输了。”
朱樉却是冷声说道:
“陛下,如果于允忠就这么赢了,就配不上本王允他重掌打王金鞭。”
“我们今天,就在这偏殿看戏吧!”
就这样,一直到天黑,锦衣卫指挥使赵正平才满脸疲惫的回到大殿;
身后跟着两个锦衣卫的千户,抬着一个大箱子跟了进来。
朱厚照看着这个大箱子,眼里顿时一亮,连忙问道:
“赵指挥使,忠勇公家里搜出来多少银子?”
赵正平苦涩的一笑,连忙回道:
“启禀太子殿下,共计八百三十五两银子!”
朱厚照听到这里顿时笑了起来,那找到几枚银根铁牌。
赵正平连忙说道:
“太子殿下,末将带着三百锦衣卫在忠勇公府找了大半天;
也没有找到各大钱庄的银根铁牌。”
朱厚照听到这里瞬间不淡定了,怒吼道:
“你这个废物,于家世袭忠勇公,每年的俸禄银子和赏赐折合白银,将近万两银子;
结果,你就找到这么点碎银子,你是不是傻。”
“有没有搜到田庄地契一类的值钱东西。”
锦衣卫指挥使赵正平苦笑一声说道:
“启禀太子殿下,只找到......”
“启禀太子殿下,只找到一份账单,别的再也找不到了!”
朱厚照顿时来了精神,连忙问道:
“是什么账单?”
锦衣卫指挥使赵正平叹息一声说道:
“是忠勇公府,四十年的来的捐献账单,三代忠勇公皆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每年大明戍边的军士的伤亡,还有家庭困难的将士不计其数。”
“每年忠勇公府最大的支出是,捐献给士卒的银子;
对于那些生活困难的士卒家庭,忠勇公府每年都会捐银六千到八千两左右。”
“四十年来从未中断过,忠勇公家剩余的俸禄,只能维持一个七品县令的生活;
毕竟一个偌大的忠勇公府邸开支可不小。”
朱厚照听到赵正平的话,沉默了。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也沉默了,谁都不敢想象大明的国公爷,竟然过的是这种日子。
做好事为国出力,朝堂上不少大臣都干过;
但是三代忠勇公,连续四十年捐献银子抚恤手下士兵,他们想都不敢想。
更让满朝官员无奈的是,这忠勇公府用的都是自己的俸禄银子;
这让人不服气都不行。
内阁首辅杨廷和走到于允忠身前,郑重的行了一礼,缓缓说道:
“三代忠勇公的事迹,值得整个大明的官员学习;
是大明官员的楷模。”
满朝官员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齐齐向于允忠行礼。
刘瑾看到这一幕彻底绝望了,喃喃的说道:
“咋家怎么遇到这么一个铁疙瘩啊,吾命休矣。”
朱厚照看到这一幕,也是震惊了,他就算再傻也知道做点什么了,连忙说道:
“三代忠勇公的事迹,诸位臣工都看到了吧。”
“从当年跟随太宗皇帝的于谦,到这一朝敢于直言死谏的于允忠;
于家把尽忠报国这四个字,写进了骨子里。”
“这是我大明朝的幸事,然而,抚恤将士乃是国家要做的事情;
之前,在这一块朝廷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今后,凡是有军属家里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找大明各地地方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