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1 / 1)

将一整年中贪腐方面的重大案件,以及贪官污吏的判罚尽数编入大诰之中,以此来告诫官员,不要重蹈覆辙。

为了让大诰深入人心,尽可能保证人手一份,朱元璋甚至将其编入了科举考试之中。

他是真切的想让百姓知道,什么事情是违法的,什么时候是可以反抗的。

为此,大诰还有另一项作用,若百姓觉得自己受到冤屈,若地方官员欺压霸凌,百姓便可以直接将官给绑了押送进京。

在这过程中,只要头顶大诰,沿途所有官员不得阻拦,阻拦者罪同谋反!】

“卧槽?”

“别的不说,这大明官员的地位是真没谁了。”

“这大诰一出,寻常百姓甚至都有权利监察官员,虽然这其中也还有些许漏洞,比如寻常百姓未必敢去绑官员,以及未必有机会去进京告御状。”

“但无论如何,这大诰一出,的确就等同于在每个官员头顶竖起了铡刀!”

赵匡胤惊了。

这世上绝大部分皇帝,虽然不明说,但心中都知晓。

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与百姓共天下。

哪怕天天将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挂在嘴上的李二,他也未必真的将百姓放在心上。

至少他也不可能将百姓的地位放在士大夫之上!

不管是因为世家望族权柄的原因,还是其他的任何原因。

“后世的皇帝,都这么猛的吗?”

刘邦看的目瞪口呆。

他着实是没想到,老朱竟然敢这么干!

“别,别把朕算进去,朕还没他这么莽。”

李二连连摆手。

从仙人透露老朱憎恶贪官污吏之时,他就在想,老朱会以怎样的手段来整治贪官。

但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竟然会是这种手段!

人手一份的大诰!

这未免也太过凶残了!

“依朕所知,敢在明面上为了百姓将屠刀对准士大夫的,怕是也只有老朱一人。”

难怪之前明君榜刚开始盘点的时候,老朱好几次都在说,自己定然与明君榜无缘了。

他这般做法,就是在以一己之力站在百姓身边,对抗朝堂上的所有官员!

他能有什么好名声就怪了!

甚至赵匡胤都能想到,等老朱驾崩之后,会有怎样的名头安在他脑门上。

残暴无比,嗜杀成性,一意孤行等等。

“乃公现在就很好奇一件事,即便老朱颁布了大诰,真的有百姓敢绑官员进京吗?”

刘邦很好奇这一点。

在百姓心中,官员的地位是非同凡响的。

皇帝颁布了什么旨意,甚至可能都传不到百姓的耳中。

在绝大部分百姓的心中,县太爷的份量是大于皇帝的。

毕竟皇帝不太可能针对平头百姓,可县太爷是真能一言定他们生死的!

绑官上告,对老朱来说可能只是一句话,对百姓而言,内心却不知要经历多少挣扎。

“虽然不算多,但的确是有,且在大诰颁布的第二年,便有百姓押送官员入京。”

这事朱棣听说过。

“当时沿途的巡检似乎还想劝返来着,后来我爹知道后,直接将案犯夷三族,甚至连那劝返的巡检也被砍断了双腿以儆效尤。”

“自那之后,下面的官员们便真的都乖了不少。”

或许在背地里还会有些小动作,但至少在明面上敢于欺压百姓的人越来越少了。

谁也不愿某天一觉睡醒,发现被百姓捆绑着押送上京。

毕竟大家都知道,一旦上京,轻则诛九族,重则夷三族。

“老朱是真有种!”

刘邦竖了竖大拇指。

虽然他觉得这样做未必好,却也不得不承认,敢这么做的老朱有种!

“这样一来的话,小案子的数量或许会降低不少,可一旦被查出来,那就是惊天大案!”

“若是我没猜错的话,老朱应该经历过不少大案吧?甚至有的案件牵涉极广,令人无法决断?”

李二问道。

以他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老朱这么做的利与弊。

降低了寻常小贪腐发生的频率,也催发了惊天大案产生的概率。

“大案的确是不少,但无从决断倒是不至于。”

朱棣想了想道。

洪武四大案,似乎哪个都没见老朱犹豫过。

“啊?若是牵连太广的话,难不成全杀了?”

“那能杀多少人?”

李二愣了愣。

在他看来,能全杀的案子,顶多也就牵连数千,那都算不得什么惊天大案。

“我想想啊,每个案子大概都杀个几万人吧,前前后后加起来,杀了应该有数十万。”

李二:“……”

合着你老朱不会是杀人狂魔转世吧?

最新小说: 疯山锁春 争霸三国 盛唐剑歌之群英传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穿越之喜满鸿福小农女 造反成功后,方知此地是红楼 全能偶像也要打排球! 咋办?我爹是奸臣! 陵江案 抗战:跟咱比资历?你小子不够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