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连忙解释道。
他在朱瞻基的位置上,大概率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
即便对手是韩信!
但他一定会做好准备,至少保证在能够探明对方底细的同时,自己不会吃太大亏。
他相信,他会做的,朱瞻基也一样!
这可是他一手带大的好圣孙啊,头脑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呢!
画面之中。
朱瞻基顺着韩信并未刻意遮掩的痕迹,一路追到了瓦剌的部族附近。
这一路走来,每隔一段路,他都会留下一批人负责看守粮道。
此番远征,若是粮道有失,那他们这些人都要饿死在这荒凉的漠北!
到了现在,他自阳和带出来的八万人,还留在身边的也仅剩不足五万。
而来到瓦剌的部族附近之后,他便又做了一个让绝大部分人都看不懂的决定。
五万兵马,直接被他分散到各个方位。
以千人一队,分为五十队如同撒芝麻一般直接撒在了周围。
每个小队,生火做饭之际,都要生双倍的火。
于是在天幕外不少人震惊的目光下。
朱瞻基就用这不到五万人,做出了二十万大军才能有的动静!
无论韩信的动作如何快,他都不可能有多少练兵的时间。
八万人,或许韩信会有出其不意,直接突袭的可能。
但二十万兵马,且还分布在部族四周。
哪怕是兵仙也绝不会愿意这个时候出来拼命!
也正是仗着自己的推测,韩信不会主动出击,朱瞻基便直接明目张胆的将所有探子都尽数派了出去。
朱棣猜的半点不错,朱瞻基还真没想过在面对韩信之时,以自己这数万兵马能够一举功成。
他对自己此番出关的目标认知很明确,就是探清韩信的兵力虚实!
偏偏韩信还挺配合他。
每日操练的时候压根也不避着人,反而大大方方的给他们的探子看。
直至最后一日,就在情报收集的差不多了,朱瞻基准备撤离之时。
韩信突然派了个使者前来。
被人带入大营后,那使者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
“大明宣宗,韩元帅知晓你们只有不足五万兵马,不过是将声势虚张到了二十万。”
“韩元帅给你一个建议,那就是下次做戏要做全套, 营帐的数量不对,但凡长了脑子的都不会被你这计策骗过去。”
朱瞻基:“……”
这一点,他倒也真的无法辩驳。
在此之前,他想的都只是在韩信回到瓦剌之前将其截住。
若是没能截住,那便跟在韩信身后,看能否抓到一两个活口审问情况。
可韩信做的实在是太绝。
这一路的寨子过来,比车轮高的都没了。
还是横躺着的车轮。
连只活鸡都不剩下,更别说活口!
无奈之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一直跟到了瓦剌。
这虚张声势的想法也是临时准备,不算周全也属正常。
可韩信这样的话,未免有些太过侮辱人了。
“若你们的韩元帅真的早已看破,为何不直接挥军进攻?”
“说到底,他也不过是猜测罢了。”
计谋被猜出来,朱瞻基也不失落,反而觉得这是韩信因丢了面子,想要找场子的狡辩。
然而那使者的下一句话,却让他彻底呆住了。
“这一点,韩元帅也交代了,他说宣宗陛下你不能败的这么快,飞鸟若是太早便被赶尽杀绝,那良弓可就不太好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