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大汉早就没了,可直到现在,也依旧是人人都想成为大汉!
“或许能让他们团结?那能征多少兵?”
韩信追问。
团不团结的,总有刷办法。
能征多少兵才是最重要的!
“若真能团结一致的话,当不会低于二十万!”
也先估摸着道。
二十万?
韩信咂巴了两下嘴。
倒也勉强算不错了。
“装备呢?有红衣大炮,或者火枪这一类的东西吗?”
“……”
也先脸色有些难堪。
这位兵仙,你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若我们部落都有那样的装备器械了,那还至于屡次被大明深入草原打的还不了手吗?
“也就是说,你们唯一的优势就是骑兵的机动性。”
韩信看明白了他的表情。
可这样的机动性,在大炮与火枪面前,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不值一提的。
更别说明军也同样有骑兵!
且那京营的骑兵,精锐程度看上去也丝毫不差。
“韩信,你怎么看?”
刘邦也能看出眼下的情况对他们并不算乐观。
不过他还是相信,张良与韩信这两人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要么先撤回去,弃了阳和,让另一路大军也同时撤回草原深处。”
“要么,坚守阳和,派人将瓦剌部落的战果传回去,也同样能得到为数不少的援军。”
“这样一来的好处是,能够在大明的地盘扎上钉子。”
“坏处自然也是很明显的。”
眼下他们手中兵力不过三万之数。
万一那刘禅真的狠下心来,强行以二十万京营的精锐来换他们这三万人马,韩信也没有多大把握能够化解。
兵力的差距,加上信息的缺失。
现在的对手,可不是那猪一般的朱祁镇!
……
“看清了眼下的局面之后,他们一定会撤回草原深处。”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头疼的问题,一旦他们深入草原,再想将他们找出来可就不容易了。”
双方几乎同时在分析对手的行动。
诸葛亮深知,那些草原部落战败后转身往草原深处一钻,别说打,单纯的找到他们都很困难!
“简单,等雨季之后,我带京营前往阳和驻扎,只要瓦剌还想入主中原,阳和就是他绕不过去的槛!”
朱瞻基想了想道。
他不了解汉高祖,不了解韩信与张良,但他了解瓦剌,了解残元!
“陛下,一味的枯守可决定不了战争的胜负,他们只要败了,便能撤回草原。”
“难不成我等就一直陪他们耗着?”
“若一直耗下去,军心不稳的反而会是我军!”
镇守阳和,虽然算个断绝瓦剌南下的手段,但只能治标不治本。
要想治本,赢得挑战,还是得深入草原,主动出击!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于谦,你对练兵一道还算擅长,我抽调走京营中的兵马之后,你便重新操练一批人。”
“等你操练的大军能够取代原本的京营镇守阳和之时,便是我深入草原之际!”
只因知晓这里是平行世界。
所以朱瞻基所做的一切决定,都是不惜代价的。
不惜代价强征兵,不惜代价的深入草原!
哪怕知道,这每一件事都会给这个世界的大明带来难以接受的后果。
“陛下,在我等心中,这就是我们的大明,若你要行那竭泽而渔之事,恕于谦不能从命!”
于谦听出了他话中的意思,直接一口否决。
就如他所言,社稷重,百姓重,而君轻!
他效忠的从来都不是朱棣,不是朱瞻基,更不是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