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杨荣与杨溥辅政,祖母张太后负责幕后为其施加一定的影响力,震慑各路文臣武将。
然而就在正统七年,他的祖母张太后去世,朱祁镇所宠信的宦官王振便开始了弄权干政。
大明朝宦官专权干政的先河,便自此开始!】
众人看完之后,都明白,这是在介绍眼下状况的背景故事呢。
不过开启宦官专权干政的先河。
这句话也就意味着在明朝之中,这件事的发生应该很是频繁!
看到这行字,老朱脸都绿了几分。
“咱强调过后宫不得干政,结果呢?”
“他给咱整个宦官干政,还他娘的不如后宫干政!”
宦官是什么个东西?
宫中最低贱的下人!
甚至连个完整的人都算不上!
这样的人,如何能够干政!
凭什么!
“该怎么说呢,老朱你消消气,说到底这也不算是你们大明开的头。”
赵匡胤安抚道。
早在始皇帝横扫六合之际,二世便已然被宦官赵高所掌控。
宦官干政这件事,也已经是老生常谈了。
“唉……”
老朱仰天长叹。
这件事一旦开了先河,那后面就只会是一发不可收拾。
以宦官集团制衡文官,那让武将如何自处?
一直以来被文官压上一头也就罢了,若再常年还要处在宦官之下。
拼死拼活,最后还不如那些死太监。
谁还愿意替你大明去卖命?
【正统十四年,瓦剌首领也先在大明边关劫掠。
朱祁镇一道御驾亲征的旨意下去之后,孙太后见规劝不住,只好依着他。
三日之内,调遣超过二十万兵马自京师而出。
这一战,史称,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
用上了变这个字,定然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可二十万大军征讨瓦剌。
朱棣甚至都想不到输的方法!
他北伐残元之际,还真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就算主帅位置上拴条狗,也不可能输吧!
“瓦剌是个什么品种的敌人?”
“大概有怎样的实力?”
赵匡胤代表绝大部分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残元被打散之后,分裂成了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
“瓦剌就是其中之一。”
朱棣解释道。
“残元?还是再度被打散与分裂之后?”
虽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残元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但既然已然被打残,并且再度被打散并且分裂了。
那还能有多强?
“估摸着,哪怕他们举族上下青壮年男子皆为兵,五万人马也已经是极限了。”
朱瞻基估摸着道。
跟他的爷爷朱棣一样,他也同样在北伐这条路上走的很远。
五万人马?
对二十万大军?
“这一战败的,属实是让我都有些不明白。”
崇祯都忍不住开口道。
要知道,哪怕到了他这个时期,不管是关外还是叛军,也都流传着一句话。
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仙人盘点的英宗朱祁镇时期,绝不至于发不起军饷。
反倒是瓦剌一方才是真正的山穷水尽!
甚至他们都凑不出朱瞻基预估的五万人,只有两万人马!
两万对阵二十万。
还是精锐无比的京营!
神机大炮配备一应俱全。
这种情况下,别说兵力碾压,就是同等兵力下,瓦剌也绝不会有半分机会!
可偏偏,这一战就是败了。
败的匪夷所思!
“等会?”
“朕看到了什么?孙太后?”
“好圣孙,朕为你选的皇太孙正妃应该姓胡才是吧?”
朱棣正想继续讨论这所谓的土木堡之变,目光忽然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