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胡子一抖,他指着韦挺和杜楚客厉声说道。&/p>
“放屁,高句丽哪里像你们形容的那么弱?”&/p>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最终都大败而归。”&/p>
“你们二人还怂恿太子出征,安的是什么心?”&/p>
豁出去了。&/p>
褚遂良虽然官职品阶没有韦挺和杜楚客高,但是此刻的他彷佛是另一个魏征。&/p>
铁骨铮铮,直言劝谏。&/p>
“呵呵,我看褚遂良你本人,才不安好心吧!”&/p>
韦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接着向李世民抱拳说道。&/p>
“太子如今在文治一道,逐渐展露出明君的头角,而在军方却没有丝毫的建树。”&/p>
“等陛下和一众文臣武将老了以后,谁还能为太子遮风挡雨?”&/p>
“如果不经过战争的洗礼,太子的统帅能力如何有长进?”&/p>
诡异。&/p>
太诡异了!&/p>
现场一下安静下来。&/p>
百官目瞪口呆地看着韦挺,下巴都快惊讶地掉到地上。&/p>
这老东西不会换了东家,现在投靠太子了吧?&/p>
这些话,杜荷那个太子的头号狗腿子,也说不出来啊!&/p>
这一番话说的情深意切,有理有据,完全是为李承乾着想。&/p>
房遗爱、柴令武和崔仁师几人,也是心怀忐忑地看着韦挺,他们心里冒出同样一个想法。&/p>
“韦挺该不会叛变魏王了吧?”&/p>
一开始韦挺和杜楚客怂恿太子出征,他们还看的懂,那是想让太子去犯错。&/p>
可听到他现在的一番话,好像有些变味了。&/p>
韦挺看着群臣莫名的眼神,心里一咯噔:“糟糕,演过头了...”&/p>
“还是要注意些,免得魏王多想,那就不好了。”&/p>
哎,还是没忍住。&/p>
看来得多向长孙无忌多学习一下才行。&/p>
反对太子出征的刘洎,继续站起来说道:“韦寺卿说的对,太子是应该到军中历练,增加统兵的经验。”&/p>
呃~&/p>
不会吧!&/p>
刘洎不是反对太子出征的吗?怎么这么快转变态度了?&/p>
百官面面相觑,有些看不懂韦挺和刘洎两人。&/p>
刘洎脸色不变,接着说道:“但是,我们不应该拿高句丽这个劲敌,作为太子的对手。”&/p>
“可以拿撩人、契丹或者溪作为磨刀石,让太子统兵征战!”&/p>
如果刘洎的这番话传出去,被契丹或者溪两个国家的人听到,肯定要把他骂死。&/p>
人家老老实实当大唐的藩属国,每年按时按量上贡。&/p>
你特么拿我们当太子的磨刀石!&/p>
好在,杜楚客及时站出来为他们说话:“刘侍郎此话不妥,随便一个中郎将就能平定的国家,你让太子去征伐,岂不是大材小用?”&/p>
“而且没有任何的困难,太子能从中学到什么?”&/p>
“那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么?”&/p>
有道理!&/p>
这次就连李世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都认可地频频点头。&/p>
“不妙啊...”&/p>
“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李承乾挂帅出征这事,岂不是要成了?”&/p>
杜荷的眉头皱起来。&/p>
他不像原主那样激进,他喜欢采用稳健的方式。&/p>
在他心里,还是希望李承乾不要出征,规避很多没必要的风险。&/p>
“哎,算了,出征就出征吧。”&/p>
“到时候把李绩和侯君集这些大佬带上就行。”&/p>
一想到李承乾出征的理由,是因为那条瘸腿,杜荷也就释然了。&/p>
接下来,支持和反对的人继续撕逼,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p>
一时间争论不休,整个太极殿都是他们互相喝斥的声音。&/p>
菜市场都没有这么热闹。&/p>
“安静!”&/p>
李世民被吵的不胜其烦,于是他大喝一声。&/p>
朝臣看到李世民脸色带着愠怒,他们也慢慢把嘴巴闭上。&/p>
李世民双眼如鹰,锐利的眼神在一众大臣的身上掠过,他这帮臣子看的心惊胆颤。&/p>
沉默片刻。&/p>
李世民收回目光,转过头看向李承乾,脸色柔和说道。&/p>
“太子,有人赞成你挂帅出征,有人反对你,你自己说说你的看法吧。”&/p>
“是,父皇。”&/p>
李承乾撑起身子站起来,他朝李世民拱了拱手,随即转过身面向朝臣。&/p>
他深呼一口气,朗声说道:“自高祖以来,我大唐的帝王都具有极强的统兵才能。”&/p>
“这并不是天生与之俱来的,而是在战场上经过不断的磨练,逐渐形成。”&/p>
“大唐周边的国家,自秦皇汉武以来,虽然屡屡将他们打服,可过不了多久,等他们国力兴盛以后,又会重新作乱。”&/p>
“孤作为大唐储君,应当未雨绸缪,把军事能力锻炼起来,以后才能把周边国家给牢牢地遏制住。”&/p>
群臣很安静,他们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承乾。&/p>
今日太子的一番话,说的很好,分析的很有道理。&/p>
李承乾顿了一下,声音逐渐放大:“此次,原本父皇想御驾亲征,可孤作为太子,作为儿臣,岂能让父皇去战场冒险?”&/p>
“因此孤向陛下,向诸位大臣请愿,由孤代父皇征伐高句丽!”&/p>
李承乾说完后,朝李世民深深地躬身行礼。&/p>
久久没有起身。&/p>
“啪啪啪~”&/p>
长孙无忌站起来,大力地拍着笏板。&/p>
“太子说得好!”&/p>
长孙无忌脸上带着赞赏之色,毫不吝啬地对李承乾发出夸奖。&/p>
这么多年,太子还是第一次说出这么一番震耳欲聋的话。&/p>
“太子此心,大善!”&/p>
房玄龄也拿笏板拍打手掌心。&/p>
古人最重孝道。&/p>
李承乾最后的两句话,就是从孝道出发。&/p>
有了两个大佬带头表达,其余朝臣纷纷站起来,朝李承乾恭维道:“太子殿下大善!”&/p>
好家伙!&/p>
李承乾是怎么想到这么一番话的。&/p>
这完完全全说到李世民和百官的心里啊!&/p>
就连杜荷也不得不对李承乾刮目相看。&/p>
首位上,李世民百感交集地看着李承乾,心里充满了宽慰。&/p>
这孩子长大了,知道为父皇担忧了。&/p>
感慨一番,随后李世民拧着眉头沉思起来,他的手紧紧地抓着椅子的扶手。&/p>
过了几十个呼吸的时间,在朝臣瞩目之下,他缓缓站起来。&/p>
“太子说的对,统兵的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战场中锤炼。”&/p>
“太子既然有心去磨练统兵才能,懂得为朕排忧解难,朕岂能辜负他的一颗拳拳赤子之心?”&/p>
“朕决定,由太子统兵征伐高句丽!”&/p>
随着李世民的一锤定音,这件事已成定局。&/p>
卧槽!&/p>
真让李承乾挂帅...&/p>
这孩子总算干成一件大事了。&/p>
看到李承乾的脸上满是开心的笑容,杜荷的眼里带着些许的复杂。&/p>
“陛下圣明!”&/p>
百官神色各异,全都朝李世民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