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顺子?”努力压制住自己的怒气,刘载均对自己的伴伴说道:“你找人去把这个右侍郎王景给我找来,现在。”又想了想,补充道:“算了!都叫来,左右侍郎都叫过来!”
小顺子一看这场景,以往陛下若是生气,那都是要打要杀的。今日陛下这副模样,反倒是让人害怕的紧。他有预感,这工部尚书怕是有难了,也不敢停顿,赶紧安排人去召这工部左右侍郎。
刘载均招呼林朝宗和自己在午膳的桌前坐了下来,却是没有再理会陆渊。桌上饭菜早已被人收走,此时已上了热茶。
林朝宗此时竟然显得有些悠哉,端着茶水,吹吹浮着的茶叶,慢慢的喝着。
刘载均也喝了一口茶,缓慢问道:“林爱卿,我朝今年税收几何?”
林朝宗甚至不曾停顿,脱口而出:“回陛下,去年一年税收总计折银约三百一十万五千七百八十二两。其中,实际征收的白银约二百三十万七千三百五十五两。其余部分是收上来的粮食折算的。”
啧,能臣啊。刘载均心里还是有些安慰,这林朝宗还真是让人放心。他心里对这个数字其实没多少概念,不过如今自己既然想做事情,那么只靠这税收怕是不够的,还是要开源啊,要想办法先让国家富起来才行。
还在想着,殿外突然传来太监的通报声:“掌印太监李公公到!”,然后就看见李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殿内,先是恭敬地向刘载均行了大礼:“陛下万安……。”说罢,竟然是用苍老的三角眼对着刘载均挑了挑眉毛。
噢哟?刘载均差点忘了,这今天下午本来是要这“老东西”带自己出宫,去采买春祭要用的梅花和水仙的。这会儿应该是布置好了,来这乾清宫找自己来了。
李公公有点纳闷儿,一看这场景,工部尚书一头汗水低着头站在那,陛下和刘朝宗坐着一人捧一杯茶?他不禁开口问道:“陛下,这是发生何事了?老奴瞧您怎的不甚高兴?”
刘载均看了一眼陆渊,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给这老头留些面子,说道:“老东西,你来的正好哈,来,坐,朕刚和陆大人、林大人谈论火器改良的事,陆大人似乎对其中详情不太清楚。说是工部侍郎应该更了解,已经让人去叫他了,等他们来了,好好问问。”
李公公什么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三分,从旁边一个小宫女手中拿来茶壶,给刘载均倒着茶水,一面说道:“陛下如此关切火器研发,实乃我朝之幸。陆大人,想来您对工部诸多事务都殚精竭虑,许是一时忙昏了头,才对火器疏忽了吧……但火器一事,关系重大,咱们为陛下做事,可容不得丝毫马虎啊。”却是看也没看陆渊一眼。
陆渊顿时绷不住了,“噗通”一下就跪在地上,这皇帝之前是不问政事的,他还可以当成是小孩,以为可以糊弄糊弄,可这李公公是什么人他可太清楚了。这朝廷上上下下要说最令人忌惮的,不是小皇帝,也不是相对温和的太后,反而就是这位实权在握的掌印太监啊!
“老臣……老臣实在是罪该万死!”陆渊声音颤抖,“老臣近些日子,只觉精力大不如前,恳请陛下恩准,让老臣辞官回乡。”
“陆大人不急,等这王景来了再说。”刘载均此时确实不想理他,任由他跪在那,而是向李公公问道:“老东西,你懂这火器?”
李公公老眼一眯,说道:“回陛下的话,老奴自是知道的,我朝边境城墙,沿海港口处均有布置这火炮,蒙古人多次来袭,火器倒是均有所发挥。但这军事上的东西老奴懂得也不多,愧对陛下信任了……”
刘载均摆了摆手,他一个老太监,和他说这些确实意义不大,还是等工部的人来了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