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渊阁(1 / 2)

和明朝制度相同,文渊阁,在这时同样是最重要的藏书之处以及内阁大学士日常办公、商议朝政、票拟本章的地方,是中枢决策的重要场所。

巳时五刻,也就是十点一刻左右,柔和的阳光斜照在文渊阁的黄瓦红墙上,给这座庄严的建筑蒙上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辉。文渊阁前的广场开阔,松柏挺立,微风轻拂,枝叶沙沙作响,已有众人立于此处,彼此窃窃私语。

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林朝宗,刚从户部匆匆赶来,袍角还带着一路的风尘。他神色匆匆却又不失沉稳,快步走向等候的人群。额头上挂着汗珠,官袍也稍显凌乱。

看见是内阁首府来了,众人也是纷纷欠身行礼。

礼部侍郎周澜率先迎了上去,微微欠身,恭敬说道:“林首辅,怎的如此匆忙赶来,着实辛苦。”

紧接着,刑部尚书潘德馨也快步走来,拱手行礼,微笑着说:“林首辅为朝廷效力当真是不辞辛劳。若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您尽管吩咐便是。”

其他众臣也在后面互相低声称赞着这位当朝首辅,声音不大,却也都能让林朝宗听见。这林朝宗呢,乃是四川新都人士,说起来和当朝开国皇帝刘武倒也能算是个老乡。

他出身商户之家,家中营生虽能维持生计,却远称不上富庶。自幼,他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勤勉。凭借着过人的才学与坚韧不拔之志,在科举之途一路奋进,从秀才、举人,再到进士及第,崭露头角。

入朝为官后,凭借在财政事务上的独到见解逐步升迁。南汉景平八年,也就是刘载均便宜老爹当皇帝的第八年,黄河流域发生水旱灾害,时年50岁的林朝宗正担当户部侍郎一职,奉命去统筹钱粮调配,赈济灾民等工作。

林朝宗也是因救灾有功,升任户部尚书。

不久,他又因改革江南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再度获朝野称赞。

景平十四年,时任内阁首辅的礼部尚书临终举荐,林朝宗接任内阁首辅。

直至今日,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呆了五年,年龄也已是60有余。

林朝宗也是一早听闻小皇帝要来文渊阁,自从新皇登基以来,这真是从未有过之事,小皇帝向来不问政务,这也不知是怎的突然心血来潮。却也不敢懈怠,自己身为内阁首辅,理应前来面圣,索性户部办事处距离这文渊阁也不算远,就急忙赶过来了。

面对众人的寒暄,林朝宗也是微微颔首,谦逊地回应道:“诸位谬赞了,本官也不过是尽臣子本分,所做之事皆为朝廷与百姓,实不足挂齿。”

众人依旧是你一言我一语,句句不离对林朝宗的赞誉与钦佩。

不一会儿,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位身形矫健的御前侍卫快步走来,高声喊道:

“皇上驾到!”

臣子们闻声,立刻停止交谈,整理衣冠,恭敬地垂手而立,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曲折的回廊尽头。

只见皇帝身着明黄色龙袍,在一众太监和侍卫的簇拥下稳步走来,臣子们纷纷跪地行礼,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害呀!刘载均他也紧张啊,手心都出汗了,他连忙站住,求助似的看向半个身位之后的贴身侍女静舒,偷偷在给她打了个手式,让她靠近来。

静舒赶紧靠近,低声问道“陛下?”

刘载均歪头歪嘴的尽量用着只有他们俩能听清的音量,着急对着静舒说道:

“快快快,你快说啊,那都是谁啊?”

静舒本来是不紧张的,被刘载均弄得这会儿也是跟着紧张起来,她看了看文渊阁门口跪着的一片大臣,此时竟是睁大了眼睛,在皇帝耳旁也是略显急切的说道:

“陛下!他们都跪着,奴婢……奴婢也看不真切啊!”

惊了!也对啊!都跪着呢你让人家看个啥?

“众爱钦平身!”刘载均倒是记得后世电视剧皇帝的样子,只是此时他距离众臣距离还远,这声算是他吼出来的。

文渊阁门口跪着的大臣们心下略感到奇怪,怎么这声音听着这么远呢?一个二个一边嘴上说着谢陛下,一边起来的时候偷偷打量皇帝那边的情况,却见他好似站在远处不动了。

好像?好像在和一个侍女在说悄悄话?

这是什么情况?众大臣心中俱是莫名。却也不好吱声,低下头等着。

“咋样?”刘载均在让大臣们起来之后,连忙问向静舒。

静舒此刻心下竟是有些无语,这么远的距离,那大臣们就算是站起来了,头也都还是低着,哪能看的清楚。却又不敢说皇帝的不是,只能尽力辨认。

“最前面那位应是内阁首辅,户部尚书林朝宗林大人……”静舒在刘载均耳边低声说道。

弄得刘载均突然耳朵有点痒,偷看了静舒一眼,却看静舒还在努力辨认着大臣们,一边对他详细讲着她能认出来的大臣名字,“旁的是刑部尚书潘德馨……后面那个高个子的应该是礼部侍郎周澜……”

啧,距离有点近奥,静舒吐气如兰,虽说刘载均十分认真的记着名字,却也不由得有些心猿意马起来。

最新小说: 孩子他爹是皇帝 血狱辛亥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亮剑:我带李云龙搞军工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武布中华 替嫁妻子走后,剑尊道心破碎了 穿越农女:开局嫁个病秧子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大唐:开局邀请李二一起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