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贸易起来就方便了,还能买武器建护卫队。”
“如果成了男爵养兵千人,遇到草原上想抢劫的部落,也有一战之力。”
这里面的好处,王家家主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就是不甘心把钱捐上去。
尤其是王家荫袭锦衣卫千户,转成爵位就是男爵,根本不需要再捐纳爵位。
马家家主就更不愿了,他在琢磨之后,指着书信说道:
“先别急着捐纳,信上说是让山西商人一起出力。”
“咱们只要找到足够的人,不一定要出十五万。”
“何况王登库那些人还要查抄家产,说不定从他们家里抄到的,就能满足明年辽东战事所需。”
张成均这下惊讶了,怀疑道:
“王登库这么有钱吗?”
“以前可没听说过这个人。”
马家家主嘿嘿笑道:
“王登库的钱不一定够,但是可以用其他人补上去啊!”
“我听说在张家口的靳良玉、范永斗等人,也和建虏有联系。”
“只要查出证据,就能把他们的家产抄出来。”
“范家可是张家口有名的大富商,已经传了七代。就算不如咱们几家,也差不了多远。”
“他们几家至少能抄出几百万两银子,足够明年的军费。”
一番话语,听得张成均心惊肉跳,认识到马家家主的狠辣手段。
范永斗等人是否和建虏有勾结,他们是不能确认的。但是只要把传闻的事情报上去,估计锦衣卫至少能从他们身上挂层皮。
那样他们的压力就轻了,明年不用出那么多钱。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这些张家口的商人把持口外贸易,和他们是竞争者。
如果能用朝廷力量把这些人打下去,他们就少了竞争者。
所以,三家很快决定,让锦衣卫抄捡张家口的商人。
不过,该捐纳还是要捐纳,张成均道:
“皇上让山西商人捐纳,咱们至少要拿个态度来。”
“王世兄有世职就算了,我这没世职的,必需自己花钱。”
“这有爵位的越来越多,今后没个爵位,都不好意思出门。”
王家家主嘿嘿一笑,抚须颇为得意。
他的祖上王崇古是隆庆和议的主持者,这件事颇得皇帝称赞。
如今王崇古不但被列入紫阁贤臣,王家荫袭的锦衣卫千户,也被确定为金吾卫世袭千户。
所以他丝毫不担心王家的富贵,因为他们已经被皇帝纳入新贵。
马家家主则有些晦气,因为他家里也没有世职。
如今听张成均的意思,是让他也要捐纳,这让他不情不愿地道:
“我还是再看看,十五万石实在有些紧。”
“如果能捐纳初等爵士就好了,只要三万多石,首付才三千多。”
显然,在皇帝允许苏州士绅捐纳初等爵士后,很多人更倾向这个。
只要捐上就能世袭,获得相应身份地位。很多人根本不在乎是普通还是高等。两者间的封地面积差距,现在还没有多少人放在眼里。
张成均劝了一会儿,见马家家主就是不愿花钱,也就只能作罢。
他之所以执意捐纳,是因为皇帝说了,可以让自己的祖父纳入紫阁贤臣。
到时候自己捐纳的爵位就不是买来的,而是获得祖荫。
所以他要捐纳的根本不是爵士,而是男爵之位。
这笔钱粮他同样打算分期付款,争取皇帝同意。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看向王家家主,对自己祖父也有些怨念。
王家现在是真正蒙受祖荫,但他张家,却要因为祖宗出血。
皇帝向韩爌告诫的“不要学张四维”这句话,在他私下从韩家得知后,一直心里不安。
也因此他在丢失长芦盐场控制权后没敢闹,而是让韩爌介绍去草原做生意。生怕皇帝深究,把张家私自掌控盐场的事情问罪。
如今皇帝好不容易给了机会,他决定花钱也要让自己祖父成为紫阁贤臣,让张家蒙受祖荫。
不过,想到当年祖父的政敌张居正后人不花一钱,就获得了江陵郡公爵位。他心里的羡慕几乎要溢出来,怨念也更多几分:
但凡祖父当时留些颜面,就不会落得这个下场。
说不定就像申家、王家一样,被皇帝小惩大诫之后,就能获得爵位。
——
张成均的怨念,是因为不能直接成为新贵。
但是王登库等人,那就是心如死灰了。
在皇帝的命令下来后,他们的家族很快被抄捡,又查出了很多和建虏私通的证据。
而且还顺藤摸瓜抓住了几个通虏的军官,有宣大堡垒的守将,同样也有护军。
尤其是护军都尉沈棨通虏这件事,让宣大都为之一震,他们都没想到,堂堂护军都尉还有通虏的人:
“这可是护军都尉啊,能和总兵抗衡,再进一步就是巡抚和护军使,成为封疆大吏。”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还要通虏?”
很多人都不愿相信这件事,但是看着锦衣卫查到的证据,却又不得不承认。
宣大提督朱梅更是心中后怕,因为他在前些日子,还曾想让沈棨去归化都护府担任护军。
如今看来幸好没提出,否则自己身上也会有通虏嫌疑:
“祖大寿通虏,沈棨也通虏。”
“袁崇焕当初到底做了什么事,又瞒了多少人?”
“他们这些议和的,果然都有通虏嫌疑。”
祖大寿通虏的事情,虽然朝廷小惩大诫,没有把祖大寿下狱问罪。
但是朱梅却知道,凭祖大寿私藏降虏的行为,定个通虏一点都不过分。
沈棨则是袁崇焕议和的执行人之一,当时朝廷没查到什么,只是把人从辽东调出来。
没想到建虏打到草原后,他又被抓到了尾巴,确实和建虏私下有联系。
这让朱梅彻底消去了自己从辽东调出来的怨念,知道朝廷把他们调出来一点都不过分:
袁崇焕私自议和时确实有通虏行为,他们这些和袁崇焕有关的人,只是被调出来还是保护了他们。
如果不是沈棨死性不改又和建虏联络,或者当初调出来后再调得更远些。估计他通虏的事情也不会被查出来,就像去云南追随袁崇焕的那些人一般。
如今,沈棨被查出来的后果就知道由他们承受了,他和祖大寿这些和袁崇焕有关的人,必须要拿出实际行动向朝廷表忠心。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82677\',\'784\',\'崇祯重振大明\',\'第759章 山西商人\',\'1744961675\')">『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82677\',\'784\',\'崇祯重振大明\',\'第759章 山西商人\')">『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