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704章 奴仆是不是人?

第704章 奴仆是不是人?(1 / 2)

('江南的奴仆如此之多,即使主家有各种限制,仍旧出现很多有才能的人。

申家的李玉就不用说了,其他家族之中,也有不少饱读诗书、颇有才能的奴仆后裔。

这些人如今都是隐患,也是黄道周看到相关卷宗后深感忧虑的事情。他向众人叹道:

“不让有能力捐纳公士的奴仆脱籍,难道要等他们使用其他手段吗?”

“若是这些人鼓动其他奴仆闹事,尔等该怎么应对?”

众人闻言变色,太仓州人氏、王锡爵之孙、家中有僮仆千余的王时敏道:

“黄推官慎言!”

“如今太平盛世,哪有人如此大胆?”

“若真有奴仆掀起乱子,朝廷的兵马可不是摆设。”

显然认为黄道周危言耸听,是在恐吓他们。

黄道周认识王时敏,知道这个在今年辞官回乡的人。

作为王锡爵的孙子,王时敏是以恩荫入仕的,在尚宝司任职,不怎么受到重视。

再加上皇帝定了磨勘法,非进士出身的他,六年才有一次升迁机会。之前几次廷推,他都没能转入其它衙门。

这让王时敏感觉仕途无望,今年苏州全面清丈田亩大造黄册时,选择辞职回乡,处理家中之事。

他师从董其昌学画,和陈继儒、黄道周一样是书画名家,因此被邀请过来。

黄道周听说他家法素严,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治国治家,都需宽严相济。”

“当今皇上听从刘公劝说,以仁为本重制礼乐。”

“这允许奴仆捐纳公士脱籍,就是在行仁道。”

“贤弟也当奉从圣意,放那些有才能的奴仆出去。”

王时敏对此嗤之以鼻,甚至对黄道周有些恨上了。感觉这番话若是传出去,会坏自己家法,让奴仆生出贰心。

所以他当即就打算,要写信给温体仁等世交,让他们在朝廷上继续弹劾黄道周。最好把黄道周贬到偏远地方,不让这个人在苏州做官。

不知王时敏这么小心眼的黄道周,还在为这件事情而忧心。

江南的奴仆数量实在太多,尤其是朝廷开豁为良、允许贱民从军获得军民户身份后,他知道很多奴仆心中都在躁动。

苏州府审理的主仆案件增多,就是这种躁动的体现。很多有钱的奴仆,在捐纳公士脱籍。

那些奴仆的主家最初还装作宽厚放走几个,但是在脱籍的奴仆变多后,他们就卡着不放了。甚至状告这些奴仆侵吞家产,拿着他们的家产去捐纳公士。

黄道周这一个月来就审理了多起这类案件,而且发现各县审理的更多。这让他深感忧虑,感觉世道在变坏:

『重制礼乐,可不要像王安石变法,搅得天下大乱啊!』

『老师在朝堂上,为何要制定这样的政策呢?』

自从袁可立执掌的枢密院,把租种官田的佃户纳入军民户范围后,黄道周感觉苏州这段时间的躁动更厉害了。

在苏州,六成以上土地都是官田。很多奴仆耕种的就是属于官府的田地,只是被地主转租。

按照朝廷的新制度,租种官田的应该是军民户,他们家中的男丁在成年后需要去服兵役。

而在朝廷废除优免、规定所有人都有服役的责任后,不愿去服兵役的,都要缴纳免役钱。

这笔钱地主自然是不会帮着缴的,负担就落到了他们头上。

这让很多奴仆就不愿意了,他们投靠地主就是为了逃避赋役,如今避不过去,为何还要依附他们?

越来越多的奴仆,有了脱籍的心思。有些读过书看过报的还拿出皇帝的说法,请求官府把土地超过百亩的家庭官田收回,分配给困难家庭租种——

他们打算以此,脱离奴仆身份后继续租种现有土地。

这种想得挺美的事情,苏州的大户人家自然不同意。因此发生的争端,让官府颇感压力。

黄道周在参加苏州府集议会时,就没少听其他同僚提到这件事。

很多官员都感受这件事如果不解决的话,苏州府大变在即。

——

黄道周的预感不错,就在他们这些文人士子聚会的时候,太仓州已经出了乱子。

起因倒不是他说的有才能奴仆鼓动,而是张溥这个出身官宦门第的士子,引发了这件事情。

年初明报公司上市、筹集了大笔资金后,张溥就和陈子龙等人商议,要用这笔钱扩大《明报》发行,增加明报在京外的影响力。

尤其是江南这个他们起家的地方,不能放任《大同报》等报纸掌控舆论。

所以张溥就以准备乡试为名,把京城的《明报》托付给陈子龙,自己带着一批同样要参加乡试的秀才,返回江南办报。

《明报》要扩大在江南的销量,当然要多刊载本地新闻。江南版和全国版的区别,就在于多了这些。

这些新闻需要读书人来写,而且还需要专门的编辑选稿改稿。

张溥很是招揽了些人才,希望江南明报尽快走上正轨,不耽误自己准备乡试。

他还打算收几个弟子,在自己踏入仕途后,帮自己掌控《明报》。

这日,他在报社中为一篇文章写评论时,忽然发现一个编辑没来,唤来弟子吴伟业道:

“张峣怎么没来?”

“他是请假了吗?”

这是他很看好的一个人,打算将来收为弟子的。

吴伟业知道老师的想法,闻言叹着气道:

“张兄被吴世睿拘住了,不让他来这里。”

“弟子派人去问,吴世睿说让我们把前几日的文章撤稿,不许鼓动奴仆转为军民户。”

这是前几日发表的文章,张溥还专门作了评论。是给江南的佃户提建议,让他们转为军民户,为朝廷纳税服役。

如今听到吴世睿要自己把这篇文章撤稿,为人自负的张溥,心中顿时怒极——

他在京城之时,从未遇到这种事,就连皇帝也只是给他划定红线、不让他随意报道皇室事务和宫廷秘闻而已。

听到吴世睿竟敢干涉自己发表什么文章,张溥怒声说道:

“黄口孺子,竟敢干涉我办报!”

“就是皇上也没提过这种要求,他哪来的胆子?”

“还有,吴世睿凭什么拘住张峣,谁给他的权力?”

吴伟业和吴世睿都姓吴,还同是苏州太仓。但是他们两人,却没一点关系。

吴伟业的父亲只是一个教书先生,根本不能和吴家这样的大族攀上亲。

此时他颇是羞愧地说道:

“我们找过去才知道,张峣是吴世睿的家僮,父母都在吴家。”

“如今吴世睿要拘住他役使,我们也没办法。”

最新小说: 六年后我携四个幼崽炸翻前夫家 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 换师尊后她转修无情道,全宗门跪了 不败战神杨辰 万人嫌转修无情道,父子火葬场了! 台长大人,我想跟你生猴子 崇祯重振大明 凡人:我,厉飞雨,属性修仙! 我上交了异世界 一人:开局遮天法,力压八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