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张同敞正式定为安东三巨头之一,和洪承畴、孔贞运共同负责安东战事。
收复黑龙江上游的张献忠,封赏更是丰厚,朱由检道:
“大西营游击将军张献忠,职位提升为参将,允许组建参将营、招募六千兵马。”
“其恢复故土之功,朝廷不可不赏。追叙此前功绩,册封伯爵爵位。”
“可以在黑龙江沿岸,选择三百里做封地。”
这个封赏,无疑大出群臣意料。
因为张献忠这一路根本没经历大战,很多人根本不认为他应该有伯爵赏赐。
枢密同知袁可立道:
“张献忠的功绩,封为子爵尚可。”
“封为伯爵的话,臣以为褒奖过甚!”
朱由检最初也打算封他为子爵,但是在看到张同敞转送来的胡良辅密奏后,最终决定封张献忠伯爵爵位——
封张献忠为子爵根本无法让这个人有触动,惟有伯爵,或许才能让他记得一点知遇之恩。
这些话自然是不能对群臣说的,他对群臣的解释是:
“张献忠虽说是恢复故土,其实朝廷对黑龙江上游,早已失去控制。”
“他的功绩,至少也能称得上拓土千里。”
“如此大的功绩,朕焉能不以伯爵酬之?”
“就算是帮助亲王开辟方千里的藩国,都能得到伯爵赏赐呢!”
这点群臣是认可的,因为所谓的海剌儿千户所、斡难河卫,其实就是在地图上有个名字。朝廷现在对那一带,完全没有控制力。
张献忠的复土,其实更应该称为拓土。以拓土千里之功,封个伯爵根本不过分。
更别说因为张献忠的行为,朝廷发现了林丹汗的踪迹,能够对漠北的变故,及时做出应对。
这是不亚于征服阿鲁科尔沁的大功,甚至可以说是今年草原变局中,朝廷唯一的亮点和胜利。
所以皇帝这番话,理论上也说得通。
但是群臣想到张献忠崭露头角不过两年,就从一个小兵成为伯爵,完全无法接受。
他们对此的反对,要比毛文龙、满桂封伯时多得多,毕竟那两人征战多年,积累的功绩足够。
张献忠却完全可以说是侥幸,碰到林丹汗征讨阿鲁科尔沁,夺了他的战利品。
枢密同知袁可立道:
“拓土千里,需要实打实的掌控。”
“如今张献忠只是侥幸趁着阿鲁科尔沁空虚,攻占一些部落。”
“臣以为他的功绩还需待定,等到完全征服当地后,再册封他伯爵爵位。”
兵部右侍郎熊明遇也说道:
“若是张献忠以此侥幸功绩封伯,天下人如何看待朝廷?”
“将来若有人立下同样的功绩,朝廷封还是不封?”
朱由检对此大笑道:
“当然是要封了!”
“无论是幸运还是实力,只要拓土千里,朕就以伯爵酬功。”
“这次封张献忠伯爵,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看到,他们也可以立下同样的功绩。”
“朝廷言出必践,封赏绝不打折!”
“张献忠就封伯爵,在他恢复的土地中,选择方三百里。”
这番斩钉截铁的态度,让群臣认识到皇帝的心意不可改。
再加上塞外早已被皇帝划为戒严区,册封顺天贵族的权力也完全在皇帝手里。
他们劝谏之后,最终只能认命。
张献忠被册封为顺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西海伯,爵禄一千石,封地方三百里,可以自行组建一个卫。
朱由检特别嘱咐道:
“西海卫的人员,可以让西海伯自行招募,武器向装备部购买。”
“装备部要优先调拨,把相应铁甲和火铳趁着通航时期运过去。”
“顺礼王从大明得到了五千副铁甲,现在估计还有三四千完好。必须要让西海伯有足够的实力,在漠北制衡顺礼王。”
这个说法,让一些臣子恍然,觉得明白了皇帝为张献忠封伯的原因。
显然是为了加强他的实力,用来制衡林丹汗。
放眼大明的将领,现在也只有他最适合。派其他人过去,还没有人情愿呢!
所以,皇帝册封张献忠伯爵,既是为了兑现之前作出的承诺,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让张献忠选择领地后,稳固那片地域。
这让张献忠的封爵,终于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同。施凤来还按皇帝的授意写了一篇文采飞扬的诏书,显示朝廷褒扬武勋。
张献忠通过武道大会崭露头角这件事,更是被朱由检要求重点宣扬。在下一届武道大会即将召开时,为它宣传预热。
掩藏在其中的册封胡良辅为男爵的诏书,自然就不怎么引人注意了。朱由检以胡良辅监军有功的名义,按张献忠的两成功劳册封他为男爵,允许自行组建千户所,拥有千人护卫。
还向他发了一道密旨,教导张献忠如何做贵族,遵守贵族间的规矩。
朱由检即使不指望以此约束住张献忠,但也希望他行事更有条理。
至于他对张献忠的态度,仍旧是走得越远越好。就像他授予张献忠的大西营、西海伯等名号一样,向西、向西、再向西……最好直到大海。
在以其复土千里的名义定下对张献忠的封赏后,阿鲁科尔沁这块地的归属,同样也无需讨论了。
朱由检把它作为大明故地准备分封,如同黑龙江流域其他地方一样,册封领主治理。
如今因为通行不便、也没有贵族愿意去,朱由检任命张献忠为漠河军民府守备,管辖这片地域。
阿鲁那么连这条河,被他正式命名为阿鲁河。命令孔贞运和张献忠沿着河流择地建立阿鲁城,作为和漠北诸部互市的地点。
河东面的山岭,被朱由检命名为大兴安岭,由漠河军民府管理。
孔贞运直接管辖漠河军民府,还肩负有一个任务,那就是从这个山岭、以及黑龙江沿岸招募索伦人,组建一支兵马,和张献忠、高迎祥等人一起征讨嫩科尔沁。
大明将从东、西、北三面出击,逼迫嫩科尔沁臣服,或者把他们驱离此地。
松花江和嫩江沿岸的恢复,被提上了日程。沿岸的水驿,以及从嫩江上游到海剌儿千户所的驿道恢复,都是孔贞运这个黑龙江巡阅使的责任。
只要能保障这些驿道畅通,大明就能恢复对这一带的统治,从建虏的北面威胁他们。
孔贞运对此信心满满,认为经过去年大战的嫩科尔沁,根本不可能抵挡大明三支兵马合力。
尤其是他想到了张献忠被封伯一事,认为皇帝是在给他立功封伯的机会——
松花江和嫩江沿岸,也是方千里的地域。如果由他指挥恢复一带,论功行赏时封伯很有机会。
所以他很快领了朝廷的命令,带着诏书和随行官员将士,前去黑龙江赴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82677\',\'721\',\'崇祯重振大明\',\'第696章 西海伯张献忠\',\'1739443439\')">『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82677\',\'721\',\'崇祯重振大明\',\'第696章 西海伯张献忠\')">『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