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他们不必细分,只要留在军中的,一律保留世职,继续与国同戚。”
这部分世官约有两三万,或者更少一些——
因为二百多年下来,有些家族会绝嗣,或者从事它业。
尤其是世官中最低级的世袭百户,也是受高级军官压榨的对象。在卫所世官普遍是定额两倍的情况下,有些地方的世袭百户,甚至被压榨得逃亡缺编。
所以二百多年下来,洪武、永乐年间的世官,实际只留下一万八左右。这些家族坚持到现在仍旧从军,朱由检当然要给优待。
袁可立的家族就属于这一群体,再加上他也没想过削减所有世官,所以对皇帝的这个政策,思虑之后出言赞同。
其他文官同样觉得这些人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认可这个政策。
勋贵就更是这样了,他们大多属于这一群体。
洪武世官和永乐世官作为世袭武官的核心,被保留了下来。
朱由检对于此事,也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这些世官别看人数只有世官总数的二成左右,但在世袭指挥这一层面上,他们的占比却能达到三四成。
只要这部分人稳定了,卫所改制纵然出现错误,也不至于闹出大乱子。
就像太祖朱元璋清理勋贵的时候,也特意保留最核心的濠州从军团体——
登极两年以来,他也在不断学习,尤其是太祖、成祖的手段。
三个群体的优待措施定下后,世官中最核心的群体都保留了下来。剩下那些世官,朱由检自然是交给文官处理了。
不过朱由检也没完全放任文官,更不想让他们把武官逼反,继续道:
“前往海外、塞外的优待,在这次卫所改制中要严格落实。”
“凡是愿意前往海外、塞外的,别管他们是怎么得到的世官,都要保留品级。”
“甚至可提升一级,鼓励他们向外。”
“尤其是辽东方面军,当作塞外看待。”
“凡在辽东从军、或者曾经援辽的,世官慎重削减。”
这是他特别重视的一点,保持辽东军队安稳。
否则有些人的世官品级被降了,心中不忿之下给建虏打开城门,大明的损失就大了。
所以朱由检一再强调,对边军、尤其是辽东军要慎重,尽量少削减世官。即使确认有罪必须削减,也必须把人调入内地,不让他们继续在外。
袁可立深知这其中的危险性,向皇帝一再表示,会和辽东督师孙承宗认真商议,尽量保持辽东军的安稳。
但是,朱由检还是有些不放心,担心一些人被削去世官后,一无所有之下去造反。最后又补充道:
“这次卫所改制,增加了很多世袭试百户。一些管理不善的卫所,连百户都有缺编。”
“凡是愿意被降低为这两个等级的,可以继续做世官。”
“完全削去世职,需要军事法庭审判,枢密院、五府、兵部三衙一起确认。”
“尤其是世袭指挥,慎重削减到千户以下等级,完全削去需要经过朕的批准。”
“即使有冗员也不用太担心,朝廷将来会多设卫所,安置这些武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82677\',\'682\',\'崇祯重振大明\',\'第657章 核心军官团\',\'1738752430\')">『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82677\',\'682\',\'崇祯重振大明\',\'第657章 核心军官团\')">『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