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说是‘南北为街,东西为路’。”
“街和路的本意,有代表方向的说法吗?”
群臣闻言苦思冥想,都没能够想到,这两个字有代表方向的含义。成基命道:
“街的意思就是四通道,东西南北皆有。”
“路的意思是道,也有大的意思,可以指代大街。”
“两者皆没有方向之意,陛下提到的两种说法,臣也从未听闻。”
其他臣子也纷纷表示,没有听闻过这种说法。
京城较大的道路,基本都是称街。
陈奇瑜则揣摩皇帝的想法,说道:
“虽然从未有过方向之分,但是区分之后,能够让人们更清楚道路通往哪里。”
“臣以为可定下规范,在这次坊巷街道调整中定名。”
朱由检也有这个想法,对此点头认可,向群臣道:
“众卿可以商议一下,应该采用哪种说法。”
“让大明的城市统一采用,避免有些人进了城,分不清东西南北。”
这点群臣没有意见,但是对采用哪种说法,却激烈争论起来。
有些人认为街字从行,应该是南北向的。
但是也有人认为街里面有两个土字,应该是东西向的。
反而是路字从足,应该是南北向。
两种说法不一,各有各的理由。
最终,还是朱由检看着京城的街区图,对此一槌定音:
“现在京城东西向的大街多,就定东西方向的道路为街。”
“南北向的大街改称为路,例如一环东路,原本是崇文门里街,以后改称崇文路。”
这下群臣没有再争论,因为谁都说服不了谁。
在皇帝定下规范后,他们决定遵循。
不过对崇文路这个说法,成基命提出异议道:
“崇文门外南城区还有崇文门大街,如果同样要改,那也会称为崇文路。”
“臣以为应该定为崇文北路,或者用崇文门的旧称,把这条几乎延伸到北城墙的道路定为文明路。”
然后他还说道:
“之前陛下定下的内大街、外大街之说,指向并不明显。”
“臣以为南北向的道路可加上南路、北路之称,东西向则定为东街、西街。”
“如此一目了然,更容易辨别方向。”
朱由检点头认可,让陈奇瑜根据这个,定下城市道路命名规范。
之前陈奇瑜定下的南大街、北大街称呼,被率先改为南大路、北大路。
容易混淆方向的环城路,南北也被改称为一环南街、一环北街。
一环东路被正式定名为文明路,一环西路则被定名为武安路。
一环南街被定名为正南街,一环北街则因为没有连通,由规划中的什刹海大街和鼓楼东大街组成。
还有西直门大街东面的新开路,被合并为西直门东街。
武安路北面的新开道街,则参照东面聚贤街改为的聚贤路,被命名为汇英路。
承天街被改名为承天门广场,两旁的道路则被称为政务院路和枢密院路……
如此种种,京城的各大街道,名称都被改了一遍。
新的坊巷划分,也在这个过程中确定。按照距离城门就近、以街道分割的原则,重新划分范围。
除了中城兵马司负责的皇城五门九坊外,东城兵马司负责新开辟的东闾门,以及朝阳门、东直门。
东闾门的守卫,同时负责城内的明时坊,以及城外以城门命名的东闾门外坊,简称就是东闾坊。
朝阳门的守卫,负责城内的黄华坊和思诚坊,还有城外的朝阳坊。
东直门的守卫,负责城内的南北居贤坊,以及城外东直坊。
这是东城兵马司,将要负责的八坊。
一共会安排三个卫,负责三城门的守卫,还有八坊的征兵、以及协助治安等工作。
朱由检有心让上直亲军卫所负责这些城门,枢密同知袁可立却率先出言道:
“东城兵马司,按方位应该分属左军都督府。”
“如今左军都督府在京的卫所有留守左卫、镇南卫、骁骑右卫、龙虎卫、沈阳左卫、沈阳右卫。”
“其中龙虎卫恰在黄华坊,可以负责朝阳门。”
这是要把五军都督府在京的卫所,分给五城兵马司。
不但朱由检不同意,就连勋贵也不愿意。
因为五军都督府在地方的都司卫所已经确定转交由护军负责的都护司和兵备道、守备区,只留下在京直辖的三十三个卫所可管。
即使这些卫所现在是三大营的护军司负责,名义上却还属于他们。
如果把这些再分给五城兵马司,那他们还有什么事干?
所以这些人纷纷出言,认为袁可立的办法不合适。
而且按方位对应的话,前军都督府在京的卫所只有四个,这四个卫如何守好南城区?
反而后军都督府有十多个卫,却只能防守北面的三个城门。
他们认为按这个办法划分太可笑了,不能这样调整京城各卫防区。
朱由检在他们的支持下说道:
“不止五军都督府在京的卫所可以守城门,亲军卫同样可以。”
“燕山右卫的公廨在思诚坊,暂且就由这个卫防守朝阳门。”
作为他开辟东阳门方面出行的要道,朝阳门绝对要掌握在手里的。即使上直亲军现在被分属京营三大营由护军管辖,他也要显出重视来。
这些有亲军之称的卫所,总比其他卫所更值得信任。
而且在交给五城兵马司后,他能更方便地派遣兵马司指挥管辖。
听到皇帝以这个渊源要用燕山右卫,群臣也不好再说什么来。他们总不能向皇帝说不要用亲军卫,何况五城兵马司还要设立护军。
在用燕山右卫负责朝阳门后,朱由检又调虎贲左卫,负责将要开辟的东闾门。
东直门才用龙虎卫,让这些卫所调整防区。
同时,他们在京城的土地、草场等也要按就近原则互换,给他们尽量安排三环内靠近所守城门的土地。
在这一个过程中卫所的资产要彻底清查一遍,重新给军官和军士、军户分配房屋和土地。
有多少土地就安排多少将士,多余的军户可以按他们的意愿转为军民户,或者补充给要迁到城外的卫所,由他们带领屯垦。
这个命令,让勋贵更加紧张起来。因为京城的的卫所世官,大多和他们有联系。
卫所的土地也有一些是被他们侵占,如今重新清查,显然会波及到他们。
这让一些勋贵,对之前的反对后悔不迭:
与其被皇帝在调换过程中彻底清查一遍,还不如按袁可立所说,就近安排防区。
那样调换的幅度会很小,他们也能想出办法混过去。
请收藏本站:https://www.huanyexs.cc。手机版:https://m.huanyexs.cc
\t\t<p class="readinline"><a class="ll" rel="nofollow" title="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 href="javascript:chapter_error(\'182677\',\'669\',\'崇祯重振大明\',\'第644章 家家有马车\',\'1738752429\')">『点此报错』</a><a class="rr" rel="nofollow" title="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href="javascript:addBookMark(\'182677\',\'669\',\'崇祯重振大明\',\'第644章 家家有马车\')">『加入书签』</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