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东家即然说过这话,那就去,到时候我去送,省得他认生,到那儿尴尬。”
秦月点点头,她虽教得了石头,但芯子总归不是这里的。
有进士出身的纪明堂,不用白不用。
青石镇一行,让她的心情好了许多,走的时候,还给许掌柜留了几丸药。
“这是吊命的好药,收着,不到关键时刻,不能用。”
许掌柜咧着嘴,拿着瓷瓶稀罕的不行:“你的东西都是金贵的,我晓得。”
两人回到家,黄老夫人在屋里正等着她呢,看到她,脸上才露出笑容。
“丫头,你们这是去?”
“溜达一圈,散散心。”
“这件事我听说了,真够难为你的了,这样以德报怨。”
“没什么,你冒着雪,又是三十,跑过来肯定有事吧?”
旁边两丫头泯着嘴儿一笑,老夫人忙瞪了她们一眼。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钱家的父母,我的两亲家,想见见大山,他们说总不能连面都没见过,就把闺女嫁给他吧?”
“什么时候?”
“初一。”
“钱家住在哪儿?”
“济州城里,道三街,第二户,他家是咱们府城的大户,东海跟钱氏一见钟情,不然她家是看不上我家的。”
“拜年嘛,得中午之前赶过去,家里你帮我瞅着点。”
“放心去吧,这里有我呢。”
秦月看着石头说道:“你去和村长说一声,明儿有事,就不去家里拜年了,也别让他们来了。”
“好”
说完正事,老夫人拿起桌上的小零嘴儿吃起来。
“你的药真是灵,我这嘴儿就没停过,也不象之前那样晕头转向了。”
“听医嘱,自然会好,我家的这些,都适合你吃。”
不一会儿石头回来了:“他们晓得了,还说要帮着看家呢。”
“那就走的时候,带上家里所有人,你说的那个梅林,顺便看了。”
“好!”
第139章 咱谁都配得起
一说去,夫妻俩吃了饭就开始准备。
董氏听说后,挺高兴的,她和王氏也忙着准备。
家里就一辆马车,东海居直接就把自家车送了过来,都不用去借,特别的自觉。
两辆马车,九个人,钱氏也得跟着过去,她可是大媒人呢,正好初二不用再跑一趟了。
庄家就他们父子两个男丁,所以一人赶一辆马车。
秦月和钱氏做一辆,董氏她们坐一辆。
都穿的非常暖和,秦月还给孩子们备了皮制的暖水袋,用手抱着,一点都不冷。
天不亮就出发了,秦月靠在车厢上,要睡着的样子。
钱氏中规中矩,坐的板板正正,看秦月睡觉的样子,她抿着嘴就想笑。
三十出头的人,睡觉象个孩子,正要用手给她把披风拉紧一些,秦月的手一下就钳住了她的手。
“你没睡?”
秦月清醒过来,她刚才是下意识的出手,多少年的习惯不好改。
“睡的不是很沉。”
“小心别冻着生病了。”
“不会,我有这个。”
说着,她把一个热乎乎的皮囊递给她:
“比手炉好用,拿着吧。”
“这是?”
“暖水袋,里面是开水,搂在怀里,能顶上一个时辰。”
钱氏看了看,摇摇头,又把暖水袋还给她:“我有手炉就好。”
她从座位下面,提出一个小壶,在里面放了几片炭,然后点着,扣上盖儿,暖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