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情节是“我”和未婚夫去京到未婚夫的家乡结婚,我在北京西站给父亲打电话说要上车了,本来说父亲不送去了,父亲也说不送了。在“我”和父亲打电话时,父亲其实在去西站的路上,而父亲却撒谎说刚起床“我”远离却不知道父亲在远处看着我离去的背影。“我”是不理解父亲的,就像未婚夫不理解父亲对“我”的感情。父母对儿女的爱和道德底线和人品没有任何关系,那是一种自然的关爱,人的舔犊之情来源于一种本能,用道德底线与人品去衡量这种感情那是对父母之爱的扭曲。
父亲的病源于在赌桌上受到惊吓而突然脑溢血。想想这个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我”不止一次的告诉父亲,如果他再出点什么事,我就会恨他一辈子。而父亲去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家庭。当时家庭很贫困,父亲看着女儿为工作到处碰壁,生活处处需要钱,而父亲也没钱了。当父亲在母亲的遗像前不断的抽烟、流泪时,而“我”无法理解父亲的痛。看着女儿碰壁很大程度上父亲心疼女儿,不甘让女儿受苦,于是父亲才去赌的,希望能赢些钱回来。尤其最后一次父亲出门时,是听到我睡熟后,悄悄的起床,像做贼一样出去。父亲这样做,是怕女儿伤心、担惊受怕。所以当赌桌上父亲的朋友开玩笑警察来了,父亲心里承受不住这种怕失去女儿的惊吓而导致脑溢血。
在整部戏里我感觉饰父亲的叶大鹰先生的表演特别到位。叶先生是个著名导演,但是一个好导演并不一定是个好演员,就如一个好的品味专家不一定是个好厨师。这种非职业化的表演让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质朴的本性表演,他把父亲这个优缺点表演的非常普通化。看其表演就如你身边的某个人,他的缺点、京式的油滑以及那种真正父亲才有的困惑烦恼表现的淋漓尽致。职业演员表现的永远是别人的感情,而非职业演员入戏之后表演的是自己,或者那已经不是表演了而是在做自己,做一个父亲。叶先生饰的这个父亲可以说缺点远远多于优点,如果放到现实生活中别人的眼光里,只看到父亲的另一面的人,这个人或许就是一个标准的“京油子”但是当我们看到父亲作为父亲的一面,那是感动。在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多面性的,纯正一面性的人是没有的,看电影和文学作品,无论这个人在社会中多么反叛,可是每当看到他对儿女慈爱的一面,我都突然感到这个人变得“可爱”了,不那么令人厌恶。所以我看天龙八部时在看到四大恶人叶二娘最后的表现时,我感觉她做为母亲的态度令人怜悯,丝毫不感觉她令人讨厌了。
亲情是个永远的话题,它如爱情一样永久的存在,永久的被人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无论什么时代,什么人的亲情永远感动着我们,天下的父母是一样的。
有个温暖着我们的词叫做亲情,两个永远温暖着我们的人叫——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