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
翠儿在一旁连忙应和:“老夫人您这是用心良苦,王爷如今这般出色,多亏了您当年的教导。”
老夫人缓缓踱步,目光落在花园中那棵古老的银杏树上。
这棵银杏树,见证了王府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陆鹤与的成长。
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老夫人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那是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大雨如注,敲打着王府的屋顶和门窗。
老夫人坐在书房中,手中捧着一本古籍,眉头却微微皱起,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老夫人放下手中的书,起身打开门,只见管家浑身湿透,怀里抱着一个昏迷不醒的小男孩。
“老夫人,这孩子是在王府门口发现的,看样子饿了很久,还发着高烧。”
管家焦急地说道。
老夫人连忙将孩子抱进屋内,让丫鬟们拿来热水和干净的衣物。
她轻轻擦拭着孩子脸上的雨水和污垢,看着那张瘦弱却倔强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怜惜。
“这孩子,怪可怜的。”
老夫人轻声说道,“先把他安置在客房,找大夫来看看。”
经过大夫的悉心治疗,小男孩的病情逐渐好转。
他醒来后,看着周围陌生的环境,眼中满是警惕和不安。
老夫人走进房间,坐在床边,温柔地看着他:“孩子,别怕,这里是王府,以后你就住在这里,我会照顾你的。”
小男孩望着老夫人慈祥的面容,眼中的警惕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感动和信任。
从那以后,小男孩便留在了王府。
老夫人给他取名为陆鹤与,将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
然而,老夫人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严格的教导才能让他日后有立足之地。
于是,她对陆鹤与的要求格外严格。
“记得有一次,他读书偷懒,我罚他在书房跪了整整一个时辰。”
老夫人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追忆,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倔强的小男孩跪在书房中的场景。
“当时他虽倔强地不肯认错,可后来却愈发刻苦,我就知道,这孩子骨子里有志气。”
老夫人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翠儿感慨道:“王爷是个知恩图报的人,这些年对老夫人您孝顺有加,整个王府上下都看在眼里。”
老夫人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和那个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儿子。
“我的亲生孩儿,为了守护家国,征战沙场,最后……”老夫人的声音微微哽咽,眼眶也渐渐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