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持却再拿了一个签筒出来,笑道:“两位姑娘大可一起求签。我观两位姑娘前生有?缘,今生又能相遇,且到的是?南方,而不是?北地,定曾逃过一劫。”
宝钗和黛玉听他这般一说,都不禁看向对方。
薛王氏只听得“大劫”二字,纵知道住持说的是?逃过了,也不禁惶恐,有?心要问主持课如何解劫,又怕误了宝钗和黛玉抽签,唯有?按捺不语。
薛蟠却是?想到两人如今离了贾府,今后也该不必再落得一个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岂不是?逃了劫难?
只听得竹签落地,却只得一声,原是?黛玉和宝钗的签同时落下,且两人的竹签一端相碰。
黛玉闭着眼求签,听得有?签落地,忙伸手去拿。
宝钗正好也往竹签伸手。
两人本无意看向对方,却因此?又互看了一眼。
住持笑道:“这正是?缘了。若有?缘时,便逢生路。若无缘时,只怕多有?不太平。”
他说着,就将黛玉和宝钗的签都接了过来。
他略微一看,便再递予薛王氏。
“太太请看。两位姑娘同时求签,所求的却是?同一签。此?签称不得上吉,原因此?事还有?世?人眼中的美中不足,只怕容易落人口舌。但只要不忌这等?是?非,却能让两位姑娘的家人都平安,且官途亨通。若只因世?人言语,却要为难两位姑娘,那好不容易才逃过的一劫,只怕又要找上两位姑娘了。”
薛蟠早知宝钗和黛玉超出常规的感?情,故如今听到住持这一番话,就知住持深意。
薛王氏却不甚明白,还想请住持继续解疑。
住持却是?行了一个佛礼,叹道:“天机不可泄露。我虽与众位施主有?缘,今日能说的也只这些,万万不可多语。还请众位施主小坐片刻,吃罢斋饭再回去。”
他说罢,就要先回静室禅修。
天空又飘下小雨,竟真要将他们留在此?处。
斋饭过后,只略歇过一盏茶功夫,果然又已?放晴。
薛王氏先前还半信半疑,今越发笃信住持解签批语,只因实在不知将来又有?什么可能为难黛玉和宝钗的事,才不知个中深意。
薛蟠命了一些家人陪着薛王氏等?人在此?处小歇,他带着两名家人先上路,好再去看看薛家新准备的宅子,又好去见林海,将今日住持老僧所说批语一一告知林海。
林家如今是?孤臣,重臣。林海今日还要再为帝王赚钱,把持海运,更称得上重中之重。
林海也只与他薛家来往最?密,薛家虽与贾史王三家联络有?姻,但他也早已?减少了与那三家的往来,也就和贾家亲近几分。一旦贾家、王家没?落,纵还剩下一个史家,也和薛家关?系疏远许多,算不得如何与朝中权势沾亲带故。
林家和薛家的女儿,若再往高处嫁,只怕两家也要惹帝王猜疑,除非两家女儿都愿进入天家,侍候君王。两家女儿若往低处嫁,也不好如何寻找人家。
黛玉和宝钗若真能长久相伴,反而为林海和他都避开了许多猜忌,也让帝王更为放心。
这正是?住持所说的不为难黛玉和宝钗,放任两人在一起?,反而让家中男儿官运亨通的原因!
自古权臣多要主动寻污点,林海本是?科举出身,在士大夫中也有?地位。黛玉若做出一些出格的事,让一部?分古板的士大夫心生不满,也对林海官途有?好处。
只是?今日,他要以此?为契机,将此?事告知林海,他却怎么都猜不到林海会?有?何反应,也不知林海是?否会?因此?恼了他。
薛蟠满怀心事,越发急于赶路。
而此?时京中贾家,迎来一大噩耗。
贾敬死了。
贾敬修行的道观命人送信,说是?贾敬修行有?成,现已?升天。
贾珍、尤氏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忙要往城外?道观赶,还要将这道观中的人都控制起?来。
贾母得知后,更是?一时气急,险些晕过去。
鸳鸯等?人在她身旁,忙着劝慰。
贾母老泪纵横,过了一会?,方命人请贾赦来,又和贾赦说起?迎春婚事,只说贾敬这一死,迎春也不好急着完婚,只怕耽误了孙家那边,还是?与孙家说退婚的好,待日后再为迎春另谋婚事。
贾赦早就因孙绍祖诸多推诿,对孙绍祖起?了疑心,也觉得孙绍祖并非有?意结亲,今听贾母这般一说,他得了台阶,顺势应了下来,忙命人到孙家送信。
孙绍祖此?前也怕自己被贾家耽误,今得贾赦消息,更是?立刻答应。
迎春在大观园中得知这一消息,也不知当喜当悲。
第092章 第 92 章
贾敬发?丧, 宁国府上下皆忙。
薛王氏带着黛玉和宝钗,还在去往建安城(注1)的路上。贾家虽也要给这些姻亲送消息,好教他们得知?此事, 但这信也不曾送到薛王氏等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