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小姐起了什么矛盾,她才烦恼些,不知该如何自处。
宝钗与王夫人有亲,却终究是个亲戚,住在一起,也是隔着距离的,远了也无甚要紧。
偏黛玉心里不自在,今儿与宝玉说着话,又不知偷偷看了多少次宝钗,偶尔见着宝钗似不知如何搭话,还故意在宝玉说话后嗑着瓜子,故意让宝钗也有与宝玉说话的机会,紫鹃就知,黛玉心里也多不自在。
殊不知宝钗今日话少,实因心思不在说话上。
她近日里见黛玉不爱搭理她,心里觉得无趣,到了这边坐着,看到黛玉,也不过心里发闷,见着黛玉和探春等人都有说有笑的,不过闷上加闷,这才少了到这边来。
她心里虽不自在,却也不知为何,心里发闷也要每日来向王夫人和贾母请安。
黛玉就住在贾母房中,便是黛玉身体不大好时,也多陪着贾母说话,与贾母一起吃饭。
且黛玉今身体已较先前好了许多,无非继续吃着人参养荣丸,就不见如何咳嗽,精神也好得到,她便更能伴在贾母身边。
但凡宝钗来拜见贾母,就没几次见不着黛玉的。
也就到王夫人那去,因与贾母这边屋子有些距离,黛玉不见得总去,宝钗方多了些见不着黛玉的可能。
只是王夫人处又有姐妹们,黛玉再懒怠,贾母也会不时让黛玉到那边去,也就有了宝钗见黛玉只与探春等说笑的事了。
宝玉与两姐妹说话的时间长了,也渐渐察觉到黛玉和宝钗间的异常。
他向来最盼着大家和气,今看待黛玉和宝钗如此,满肚子的疑惑不好直接问出口,又怕让黛玉和宝钗在一起多呆一会,更让两人都尴尬,只好想着私下里再如何找个机会,问问宝钗是怎般与黛玉闹了别扭,又或去问黛玉,为何气了宝钗,到底先搞清楚原因,才好再去做些什么。
他如此想好了,也就不便继续留在黛玉房里,唯有起身道:“林妹妹,我先回去看看袭人她们都将东西收拾得如何了。前儿我听老爷说过,那位先生有好些脾气的,总不见得来上学的人如何摆架子,若袭人还像我到家学那读书时那样替我收拾东西,只怕我才去老师那,就要惹恼老师呢。”
宝玉初到贾家家学上学时,贾政还想着不过让宝玉在那温习旧书,等来年回了家的先生再到府中,到底还让宝玉跟着那先生学习。
谁知突然出了一个薛蟠,竟也有求学之心,倒将宝玉比了下去。
且贾政见薛蟠也请了名师,对比之下,竟显得宝玉的老师平庸无常,贾政方发了狠心,也替宝玉寻了名师,个中曲折,不必为外人道也。
宝玉无非知那先生规矩大,若他不学好时,先生连贾政都敢骂的,贾政在老师处受了气,怕又不知如何待他,方不敢莽撞。
黛玉听得宝玉那番话,亦是笑道:“我也曾听说你那先生规矩大。你可回去吧,莫要误了明日上学,好歹将来蟾宫折桂才好呢。”
宝玉听罢一笑,就往外走。
他走时悄悄看了眼宝钗,本想宝钗也该跟自己一起出来。
宝钗却坐着不动。
因黛玉在旁,宝玉不敢拿话问宝钗,唯有如此出来。
且说宝钗,见宝玉出去了,固然也想过就这般跟着出去,却又念及难得到了黛玉房中,竟未曾与黛玉单独说上几句话,她心里总不自在,便又坐着看黛玉。
听得黛玉和宝玉说“蟾宫折桂”,宝玉也不恼,出去时仍是满脸的笑,宝钗心中又多出几分疑心。
她上次请黛玉帮忙劝宝玉读书,黛玉却要与她翻脸,她只道黛玉不愿如此,今听黛玉口吻,分明又另一番文章。
她正寻思,忽听黛玉叹道:“他已去了,你何苦还在?”
紫鹃本待宝钗亦离开,好劝解黛玉,莫让黛玉为与宝钗间的事平添伤感,倒影响身体。
黛玉此话一出,紫鹃忙在旁侍候着,也不多言,只听着罢了。
宝钗却被黛玉的话问呆了,直直地瞧着黛玉,也不知答什么才适宜。
黛玉冷笑一声,本要再拿话刺宝钗几句,好叫宝钗知道,宝钗这般终日围着宝玉转,又有多少不合适。
偏宝钗忙着看她,她不过抬眸望向宝钗,就见宝钗眼里全是自己。
黛玉不觉脸上一红,先前的话也说不出口了,唯有假意喝茶。
宝钗却渐渐会过意来,亦不觉红了脸,却是伸手往黛玉腰间挠去。
黛玉猝不及防,又最怕痒,被她这么一碰,已是浑身无力,唯有笑着倒向宝钗,虽要推开宝钗,却正无力,唯有用眼看紫鹃,要紫鹃来救。
紫鹃方要上前,宝钗手上力度已更轻了几分,只搂着黛玉叹道:“你果真是个多心的。我本以为我与你说过,你也就不疑了,谁知道你还想着那个呢?按我说,女儿家最不该读那么多闲书,只听你们珠大嫂子说的,将那《女四书》、《列女传》什么的看一看也就罢了,还不必你如此多心呢。”
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