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泰山封禅,君臣相映(2 / 2)

这就是封建时代的不同之处!

皇帝的所作所为。

就是能够影响到很多人的思想!

各地祥瑞不断。

昔年那个最巅峰的大汉好像真的回来了,甚至都已经有大臣提议让刘保前往泰山封禅。

但刘保却将此事压了下来。

——阳嘉三年。

回迁的部分北匈奴进攻车师后国,于伊吾屯田的顾寒联合敦煌太守裴岑率军驰援,大破于敌。

并且天灾又止。

在这种情况下,群臣再次上疏刘保封禅泰山。

并且这一次。

还有人说出了一个让刘保无法拒绝的理由。

“昔年光武皇帝未能同忠武侯顾啸一同前去泰山封禅,此乃一憾。”

“孝明皇帝未能同文成侯前去泰山封禅,此乃二憾。”

“如今天下已有盛世之象,各地祥瑞不断,且太傅年事已高,以太傅对大汉之功,若无此封禅之事,岂不是三憾?”

这一次,刘保答应了。

顾易一直都在注意着整个大汉的发展。

如今的大汉已经与原本的历史有了太大的差别,强上了不止一点。

顾熙的出现,解决了刘保性格上的一些问题。

造就了这个局面的出现。

但要说这真的就是中兴但却还是差了太多太多。

因为他们都没能解决掉最关键的问题。

——土地兼并。

其实这也怪不得刘保和顾熙。

当初那场连续不断的天灾,再加上东汉的核心体系,便注定会形成如今的局面。

若是顾康在世的话。

他或许能看出来这其中的隐患。

毕竟他真的在治世政治方面属性达到了极致。

而顾熙则不然。

他确实是个六边形战士,各方面都算是称得上人中龙凤。

但在单独侧重的方面,自然是不可能比得过顾康这种人。

就连顾氏都已经有了那么多的土地,便可以感觉出这其中的所以然来。

这就是时代的产物。

而且最关键的是。

在顾熙多年的治理之下,如今大汉土地兼并问题并没有引起如原本历史之中那么尖锐的矛盾。

这个最核心的问题被掩盖于这盛世表象之下。

顾易也不知道这会不会在将来引发出更大的矛盾。

但很显然,这个问题就如同一颗随时都会引爆的炸弹,若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所引出的局变可能会远超原本的历史。

消息迅速便被送到了巨鹿。

顾熙也完全没料到竟会发生这种事。

其实若是其他事的话,顾熙是绝对不会有任何犹豫,肯定会拒绝的。

既已决定出了庙堂。

那他便不会参与其中了,如若不然还不如不退。

但封禅这种事可就不同了。

这可是顾康当年最大的遗憾。

刘庄亲口说出要与他共同前往泰山封禅,但只可惜当年便崩殂了。

后来虽然刘炟前往泰山封禅了。

甚至还打算带顾良前去。

但顾良却知道自己的功劳不足,所以便拒绝了此事。

这可是顾氏的遗憾之一啊!

顾熙并没有做作,当即答应了此事。

时隔数年时间。

君臣二人再次相见。

刘保亲率群臣,于洛阳城外迎接顾熙。

这是一种天大的殊荣。

顾熙仍是那般头发雪白,但整个人的状态却没有半点衰老的感觉,仍是那般令人胆寒。

这就是长寿卡效果的恐怖之处了。

顾熙如今才五十四岁,根本就还达不到寿终正寝的地步。

而刘保如今更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且因为这几年的执政,整个人愈发的具有威严。

走下马车。

顾熙当即便要给刘保行礼。

但刘保却不顾礼节快步向前,直接拦住了顾熙,正色道:“太傅于朕,如师如父,岂能向朕行礼?”

说着,他也不顾顾熙如何。

当即朝着顾熙一拜。

而在这一瞬间,城门前的百官亦是纷纷对着顾熙行礼。

这注定是一场盛事。

刘保真的很开心,面对顾熙时就根本没有半点昔日执政时的锐气,满脸都是笑容,如同昔年那般。

虽是重回洛阳。

但是这一次,顾熙却仍是没有半点接触政事的心思,向天下人表明着自己的态度。

既退隐,那便不会重回。

——阳嘉四年,春。

刘保率领群臣亲赴泰山。

这注定是一场举世关注的盛况。

自昔年刘炟封禅之后,大汉已经有多少年没有天子封禅过了?

连续的天灾,边疆的祸患.

这些年所发生的一切事,缓缓的将当初正值巅峰的大汉拉下了神坛。

而如今,大汉又回来了!

于泰山山下。

刘保设坛行祭,进行着各种礼仪,最关键的是将记录功勋的玉牒上还刻上了顾熙的名字,并宣布改元“永和”

以盼大汉能永远康和。

随后更是亲引顾熙登台。

令画师做画。

他似乎是知道顾氏的传统,于画上盖玺,最后赐给了顾熙。

这让顾易颇为高兴。

都是底蕴啊!

只要底蕴够多,但凡能流传下来一两件,都是足矣震世的宝物!

这场盛大的仪式落下帷幕。

顾熙并没有选择再回洛阳,而是打算直接回河北。

分别之时。

刘保似乎还是有意让顾熙回到洛阳。

但时至今日,他也是渐渐明白了顾熙处境的艰难。

其声望之盛远超正常臣子。

只要身居朝堂,就定会影响到皇帝的权威。

这是一个完全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无论是对于他这个皇帝也好,亦或是对顾氏也罢,顾熙隐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而且对于他而言,看着顾熙那满头的白发。

他又何忍再自私的留下顾熙?

君臣二人再次分别。

虽然这一次的场面并没有当年那般盛大,但这给天下带来的影响却也同样不小。

封禅之时登坛啊。

还留名于玉牒。

这还能以臣子来看待嘛?

可以说,刘保的这种行为,彻底是将当今的盛世功劳分给了顾熙。

但谁又能说出什么呢?

当今如此的盛世谁能说出完全与顾熙无关?

这就是顾氏该得的殊荣!.

—————————

“阳嘉四年春正月,帝巡狩岱宗,行封禅礼。

“是时天下安豫,阴阳和畅,州郡奏祥瑞者日继:河内现白麟,东莱出甘露,泰山之阳草木皆生华彩。

太史奏曰:“此圣主德被四海,天降休徵也。

三月辛卯,帝登泰坛,燔柴瘗玉,告成于天,遂以金绳银检封玉牒,刻功勋于其上,特录顾熙之名。

礼成,帝执熙手,同升坛陛,乃诏画工图君臣同礼之状,笔精墨妙,神采如生。

复取传国玉玺,亲钤其侧,赐熙曰:“朕与卿共承天命,此迹当传百世。”

群臣莫不感泣。

是日,山峦肃穆,云霞成绮,观者咸叹:“君臣相得之盛,虽周召之治,未可逾也!”

——《后汉书,顺帝纪》

最新小说: 这个民国不好混 大秦:朕让你监国,你登基了? 短视频通古代:全员破防 开局曝光古人皇功业,惊呆皇帝们 如意小郎君 三国之曹家逆子 大明第一太子 大明国医:从九族危机到洪武独相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北宋小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