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局势不断将变化。
其实对于顾琛而言,现在直接杀了刘岱并不能给他带来什么利益。
反倒是相反。
若是能留刘岱一命能给他的帮助会更多。
但顾琛却从不并在意这些。
要单纯的为了利益,他当初离开洛阳之时,便可以直接裹挟着刘辩和刘协而去。
有传国玉玺在手,这两人便是绝对的王牌。
可这又能如何呢?
于顾琛而言。
当他决定杀了何太后的那一刻起,无论是刘协刘辩便已经不可能成为他认可的君王了。
这就是顾琛的性格。
相比于以往其他的皇帝,刘岱这个皇帝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弱了一些。
——天命不在,且对百姓无恩。
又有谁会在乎他的生死呢?
他这个所谓的皇位,从始至终都是那般可笑。
但于曹操而言这个意义就不同了。
当消息逐渐传开之后。
曹操立刻便在许昌为刘协准备了一场盛大的登基仪式,宣布改元“建安”,并敕封群臣。
将顾琛拜为了凉州牧,顾炜拜为了并州牧,刘备拜为了青州牧。
麾下有功之将与冀幽州兖世族也可有赏赐。
哪怕没有传国玉玺。
但于刘协而言,他的血脉出身便是最大的利器。
当然,曹操自是不会承认刘岱的皇位,只有这样刘协的血脉才是最为正统的。
他更是借此势头。
以朝廷的名义将刘岱彻底定性为了叛贼。
同样还有那些支持他的世家。
如今这些世家都在他麾下,这锅自然而然就落到了渐渐失势的袁氏头上。
如今的袁氏可谓是当真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人走茶凉。
随着袁绍败亡,袁隗暴毙。
之前还风光无限的袁氏如今已经彻底走到了末路。
哪怕袁术还在世,了却也无法改变什么了。
袁术如今的实力受到了重创。
接连在河内之地大败,再加上孙策临走之时更是带走了孙坚当初的那一批悍将。
如今的袁术虽然仍旧占据着扬豫,但却与败亡没什么区别了。
他的性格本就不讨世族喜爱。
若是袁氏威势不减,这种问题还不会在短短时间内爆发出来。
但在现在这种情况之下。
他麾下的那些世族只会和他渐渐离心离德,选择如今威势滔天的曹操。
曹操未念任何的旧情,将整个袁氏都定性成为了反贼,并召集天下诸侯讨伐袁术。
当然,自是有人想要讨好曹操。
提议曹操当领“太傅”之职。
于如今的大汉而言,“太傅”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
其虽不是丞相。
但胜似丞相。
但曹操却直接拒绝了此事,并当众宣称“自己如今的功勋绝对担不起太傅之职”,只是录尚书事,领司空之职。
这就是曹操的不凡之处!
哪怕诱惑再怎么大,他都能很好的克制住自己。
于他而言。
现在成为“太傅”有什么好处?
他掌控朝局又何须这个位置?
顾熙的地位是自己争出来的,在尚未施恩于民,彻底稳住局势之前,他贸然领太傅位绝对会影响民心。
此举是彻底让所有人看出了曹操之人到底如何了。
当下便有不少世家大族之才前来投奔。
一时之间,曹操的威名于天下只见是更加响亮。
顾琛自是能看出曹操的心思。
他并没有直接进攻袁术。
于顾琛而言。
当今之际最为重要的便是拿下整个司州。
只要能拿下整个司州,届时便可以连汉中、司州、凉州、并州之地,再无任何风险。
他甚至就连朝廷那所谓封他为并州牧的圣旨都没有接。
挟天子而令诸侯?
与他这就注定不可能成功。
但顾琛可以丝毫都不在意,可刘备就不行了。
——刘备如今已经打退了吕布。
吕布的实力确实极强,但刘备麾下可是也同样有着关张赵这种级别的武将的。
当刘备率领着麾下精锐直接赶回青州之后。
吕布的攻势自然便不值得一提。
如今的吕布已经退往了徐州。
刘备本还想趁着这个机会,联合陶谦想将吕布这个威胁给除掉。
但朝廷的旨意却是不得不让他停了下来。
刘岱的圣旨他可以不在乎。
但刘协的就不同了。
刘协毕竟是灵帝刘宏的亲子,于法礼之上本就可以继承皇位。
而且从始至终,曹操都从未有过叛汉之举。
他又岂能做到如顾琛一般,完全忽视掉朝廷的圣旨?
这就是曹操不愿担任“太傅”之职的心思了。
既有人不在意圣旨,那便自会有人在意。
刘备便是其中一员。
而或许是因为如今曹操的威势实在太高,甚至就连徐州的陶谦都动了讨好曹操的心思。
不仅仅是接下了这个旨意,更是愿意让刘备率军入徐,先剿吕布再伐袁术。
此举可谓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天下大战再起。
——建安元年,六月。
刘备不得不率军出青州,前往徐州。
同时间,陶谦亦是动兵。
配合刘备前后夹击吕布。
八月;
吕布大败于下邳,率领数骑退往豫州,投靠袁术。
他现在的名声确实太差了一些。
先弑杀义父丁原,后于危难之际弃袁绍而去。
若是换做天下任何一个诸侯,都不会接受吕布的投诚,哪怕知道吕布勇猛也断不会接受。
但袁术不同。
现在的袁术已经彻底到了绝境。
他就如同当初的袁绍一般,遭受到了三方的压力。
且他如今麾下的大将确实是过于不够看了一些。
在这种情况之下。
袁术竟真的接受了吕布的投诚。
十月;
刘备与陶谦大军正是过广陵而踏入扬州,进攻九江。
同时间,曹操亦是由兖州之地动兵。
只不过这一次他却并未亲征。
而是以曹仁为帅,曹洪、夏侯兄弟等人为将,发兵十万进攻豫州。
十月末;
顾琛相继攻下弘农、河东二郡、
距离一统司州只差一步之遥。.
许昌。
“奉孝当知我心意吧?”
曹操看着面前一脸淡然的年轻人,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其的欣赏。
虽然郭嘉入曹营时日不久。
是随那些颍川世族们,共同前来投靠的曹操。
但因其才能无双。
曹操对其亦是万般的重视。
郭嘉的表情十分平静,不答反问道:“主公是想定青并?”
闻言,曹操的脸上没有任何怒色,直接便点了点头道:“不错。”
“当今天下四方诸侯云集。”
“然除顾子琰与刘玄德二人之外,其余众人皆不入我眼中。”
曹操并没有丝毫的隐瞒。
他这段时间以来便在一直考虑着这件事。
顾琛与他之间显然注定会有一场大战,且这一场大战已经不远了。
至于刘备——
此人效忠的始终都是汉室,而不是他曹操。
这就注定了两人在将来亦有一战。
他此次没有亲征袁术,就是想利用这次时机,想要先发制人。
闻言,郭嘉亦是微微点了点头,朝着曹操拱了拱手道:“主公英明。”
“在下亦是觉着,此二人定是主公大敌。”
“顾子琰此人”
“我曾派人打探过他的性格。”
“此人心志如铁,统兵从未有过纰漏,武艺亦是当世最强之一。”
“主公绝不能直接对他动手当从旁人下手。”
郭嘉的语气十分平静。
闻言,曹操不由得便皱了皱眉,轻声试探道:“奉孝是说,当从其兄长顾炜下手?”
“不错。”
郭嘉立刻点了点头,轻笑了一声道:“在下听闻过此人,昔年被称顾氏当代第一俊杰。”
“主公可知此人性格如何?”
第一俊杰?
曹操愣了一下,这才想起了这个称呼,旋即忽地一笑。
以前的他曾也是这样认为。
但现在看起来此人相比于曾经那名不见经传的顾琛而言,终究还是差了太多。
他沉默了良久,这才悠悠开口,只道出了一个字:
“傲!”
简简单单的一个字,十分的直接。
正如顾易对顾炜的判断一般。
曹操对顾炜的判断,也是自傲!
“傲?”
听到这话,郭嘉愣了一下,旋即又笑了笑:“果不愧是顾氏子弟啊,倒也有自傲的底气。”
说着,他便直接沉默了下来。
开始思考起了对策,而曹操也并未心急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