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林大人,真是不可多得!
他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衙役,大声道:“昨夜林大人只睡了两个时辰,这般态度你们也看到了,
不要现在没有案子就无所事事,你们的责任不只是查案,维护治安、帮助县民,同样是你们的职责......”
......
林知夏率先找到了青塘村的报案人杨某。
据其交待,他是因为父亲过寿,才会去上坟的,当时他发现石碑旁有新土和脚印,还有尸液。
他自己是做花圈纸人的,当即就肯定,坟被人动过了。
他立即找人帮忙打开棺材,发现尸体和陪葬品都没了,这才去县衙报案。
只是当时县衙并没有人理会他。
杨某的父亲逝世时七十六了,一辈子都呆在矿井里,因为长期劳作,他两只手臂是伸不直的。
根据这些特征,林知夏确认他们挖到的骸骨,有一副是杨某父亲的。
由此可以证明,她的猜测没错。
阿昼见状问道:“现在可以确认那些骸骨不是阳明村人,接下来是回县衙吗?”
林知夏摇头:“一共有五具骸骨,单例不能算作证据。”
她已经想好了,从那名中砒霜而死的妇人下手。
凶手盗尸,只能盗最近下葬,尸体还没有完全腐坏的。
林知夏查到有三名年纪相符的妇人,她们都是在阳明村大火前半个月销户的。
既有案中案,知道了就不能坐视不理。
阿昼知道林知夏办案认真,当即也不再说什么。
两人照着户籍上的地址,找到了三名妇人的亲属。
前面两位家属的反应都很正常,一开始,看他们没穿官服,不怎么想理会。
但当阿昼给了他们几个铜板,一切就顺利了。
对方甚至愿意带着他们去坟茔上看一看。
只有最后一个妇人的丈夫,听到林知夏是为他夫人而来,露出了心虚慌张的表情。
他咬死自己的夫人是病死的,且已入土为安多年,不愿再打搅她。
无论阿昼给多少银子,他都丝毫不动心。
他的这种坚持恰恰证明他心虚。
当林知夏说出他夫人是中砒霜而亡,在骸骨上验出毒后,他的心态崩了。
十几年过去,男子原以为会带进棺材的秘密,居然被人发现了。
更讽刺的是,在林知夏与其对质时,他的岳母提着一篮子鸡蛋送到他家,说是给外孙吃的。
她女儿死了十几年,岳父岳母与女婿一家的关系,并没有疏远。
他们完全不知道,女婿就是杀害他们女儿的元凶。
林知夏押着男子回衙门,远远地看到弓县令在衙门口焦急的来回踱步。
看到林知夏回来,他连忙迎上去。
“林大人,汴京急报!”
林知夏接过密函一看,孟俞竟让她立即回京!
阿昼往密函上瞟了一眼:“是出什么大案子了吗?”
林知夏眸色晦暗,怕是有人不想她查下去了。
她将密函收起,将男子下毒杀妻一案转交给弓县令。
衙役们正热血上头,一听火了,冲上来就要揍那男子。
男子连忙跪地求饶:“我已经招了,别打我。”
那副懦弱老实的样子,实在看不出他竟敢杀妻。
林知夏将弓县令拉到一边:“弓大人,我们去后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