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他索性也就不想了。
反正他的政绩虽然没那么好,但总归是无功无过,皇上不至于处罚他就是了。
即便要处罚,处罚他一人足以,没到需要连坐的地步。
一家人急急忙忙换了衣服,就准备进宫去。
老妇看见穿戴一新的大孙子,猛然想起这还有一桩冤案没解呢。
她思索了一下,决定待会进了宫,可要寻个机会让皇上替他们家做主。
管那个小杂种家里是干什么的,再厉害,能厉害过皇帝去?
哼,到时候,她大孙子的仇可就报了。
一家人各怀心思,终于到了宫门口。
京兆府尹因为是官员,可以走东西两侧的门。
而他府里的其他人,男无官位,女无诰命,到了皇宫里,就跟普通人没有区别,只能走角门。
老妇看这情景,有些不乐意。
凭什么她儿子是当官的,他们作为家眷,不能跟着沾光?
“进个宫还得走不同的门,这宫里规矩也忒多了。”老妇嘟囔道。
京兆府尹听见了,本来都要走进宫门了,浑身一个激灵又退了出去。
他扯住老妇小声道:“娘,这里是皇宫,可不是家里,呢。说错一句话,轻则丢官,重则丢命,您可要小心着点。”
老妇吓得倒抽一口冷气,奇道:“这宫里规矩这样大?”
京兆府尹牙有些痒痒,凑近老妇将声音压的更低,“那是自然,你以为皇上是村口闲聊的妇人吗?”
他好不容易靠科举出人头地,又在官场上经营多年,这官职怎么也不能丢了。
老妇道:“儿,你放心,对你不利的事,娘不会做。”
京兆府尹点点头,又向自己媳妇使了个眼色。
意思是:看着点老太太,别让她说话。
他媳妇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一家人兵分两路,往勤政殿而去。
京兆府尹走的路相对短一些,到的也早,已经在勤政殿跪好了。
元修没让他起身,自顾自地批折子。
而另一边,走了角门的老妇已经有些疲乏了。
虽然以前在村里,她也是没日没夜地干活,过过不少苦日子的。
但,儿子当官以后,她养尊处优这么多年,倒比别家的老夫人还要娇气些。
用她的话说:我儿子是当官的,我自然要过好日子。以前没享受的,现在都得补回来。
补大发劲的结果就是,她走到半路就开始呼哧带喘,走不动了。
想着刚才儿子的嘱咐,她不敢吭声。
但心里却想:这皇宫也忒小家子气了,把人请进来,连个轿子也不给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