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收下了匣子,打算回到府衙以后再细看。
两人又同行了一段路,各自谈了谈对时政的看法,御史还问了些孔博治理安北城的心得。
回到府衙之后,孔博将这半个月以来整理好的所有公文呈给御史。
御史见资料详细,证据线清晰,省去了自己不少麻烦,对孔博的工作十分满意。
余下的事,就是按照公文所写,逐一核实了。
这部分事务,孔博不方便参与,便告退了出来。
太守府的正屋安排给御史居住,孔博住进了原来陈玉树住的屋子。
一来,男人的屋子没那么重的脂粉气。
二来,他的住处规格低于御史,显出了对对方的尊重。
回到房间,孔博深吸一口气。
其实对于接待御史的很多细节问题,他之前并未考虑周全。
以为只要公事公办,别人就挑不出他的错处。
是林雪竹派人送信,点出了一些注意事项。
他这才反应过来,及时做了安排。
如今看来,林娘子所说的那些细节,果然十分重要。
正如她所说,御史这次来,不仅是要查前太守的案子,还要替皇上考察他这位代理太守是否称职。
并且,后者的重要性更甚于前者。
毕竟前太守已死,对其定罪是轻是重都没有太大意义。
而为北境选拔一名合格的新太守,才是更为紧迫的。
孔博此人为官如何,人品如何,全凭御史一张嘴。
因此,能否搞定御史,才是他能否登上太守之位的关键。
这就要求他,既要在工作上尽量替御史减轻负担,又要在接待上显出用心和诚意。
孔博摘下官帽,坐在桌前,将这一天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回忆了一遍。
确认万无一失之后,这才松了口气。
尽人事,听天命,他努力了。
御史在北境呆了半月有余,不仅将前太守的罪证全部核查完毕,还查看了孔博在安北城任知府期间下达的所有政令。
将这些整理成一封公文后,御史派人快马加鞭,将这公文送回京城。
然后,又在北境其他城池巡视了一番。
又过了大半个月,信使传来了皇帝的圣旨。
擢升孔博为北境太守,由御史授予他太守印及任命书。
孔博表现得十分淡定有礼,举止行动都挑不出错处。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内心的情绪有多少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