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神色淡然地出现,对着孔博道了句,“恭喜孔大人。”
孔博先是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他就说嘛,他一个小小安北城知府,既无根基,又无靠山,怎么就被皇上给捞出来了?
合着,是有人在帮他使力啊!
“元公子,你……”
孔博有些不敢相信,元修既已沦为流放犯人,竟还能左右皇上对官员的任命。
他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忙伸手让道:“元公子先坐,此事有许多关窍,我还不甚明晰,可否请元公子为我解惑?”
“有什么不甚清晰的?”元修笑着在他对面坐了下来,不慌不忙道:“放眼北境,孔大人既有能力,又有忠心。这北境太守之位交给大人,才是百姓之福,社稷之幸啊!”
这一番话,元修说出来,是发自内心的。
然而在孔博听来,却是惭愧不已。
他是走科举上了仕途的,当了几年县丞后,因为无根无基,被调到这偏远的北境。
虽然他很努力地想当好安北城的知府,但圣旨里提到的那些功绩,主意都是元修和林雪竹出的,他只是当了个执行者而已。
如此居功,还借以暂代了北境太守,他实在问心有愧。
元修听了他的话,不动声色道:“孔大人莫要再说,你是官,我是罪人,你我二人本就不应该有所关联。孔大人此番只需配合御史查清前太守的案子,给皇上一个满意的答复,便可登上太守之位,为整个北境做更多的事。”
孔博听了这话,浑身一颤。
元修这是在提醒他,如果被皇上知道,他和元修过从甚密,必会阻碍他的仕途。
而且,接待御史这件事至关重要,意味着他能否从代理太守升为真正的太守。
虽然他也想站到更高的位置上,做出更大的功绩来,但昧着良心的事,他还是做不出来。
这些功绩,如果放在元修身上,说不定可以让皇上赦免了他的罪责。
若能脱去罪籍,难道不比困在这做苦力好吗?
元修只是微微一笑,无奈道:“孔大人从未在京中任职吧?”
“是。”孔博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他先前任职的那个县,距离北境也不算远。
说到底,他的任职地,一直都在边缘徘徊。
元修说道:“京中之事,尤其是宫中之事,不似孔大人想的那样简单。更何况,男子汉大丈夫,成大事不拘小节。我只希望北境太平,百姓安稳,除此之外,别无所求。所以,孔大人不必过谦,勇敢些,担起这个重任吧。”
元修这么一说,孔博便懂了。
他以前也曾跟手下的官兵打听过,元修是个什么样的人。
结果无一例外,皆是敬佩之词。
他那时还怀疑,什么人能表现得如此完美,让所有人都对他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