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雷惊笙和雷生姜,雷惊笙身为女子却不嫁人相夫教子,而是娶哥儿为妻,雷生姜则是整日沉溺小情小爱,还受枕边风让女儿随夫郎姓。
周毅也挨批斗了。
因为他堂堂九尺汉子,却自甘堕落入赘吃软饭,整日洗衣服做饭,围着长宁侯和转,两个孩子都随长宁侯姓了,实在是“汉子之耻”。
雷栗:“……”
周毅:“……?”
雷家其他人:“……?”
简直毫无杀伤力,甚至感觉被夸了,有点想笑。
周毅确实洗衣服了,但他洗的是自己和雷栗的亵衣亵裤,还有床单,脏皱成一团了,不好意思让下人洗。
很好笑的是,对家抹黑长宁侯府众人用的就是《京都早八小报》。
相当于给了雷栗一大笔钱,夸了他全家一顿,还变相地给《早八小报》做了一通宣传,吸引别人也来登报,让雷栗赚更多的钱。
而《早八小报》是纯商业娱乐报,谁给钱都可以登刊,所以那些勋贵今天刚抹黑完长宁侯府,明儿就发现小报在洗白长宁侯府,转过头来爆他们的瓜。
一份《京都早八小报》就巴掌大,加上封面十页纸,才五文钱,里头的内容五花八门,可读性非常强。
手里有点闲钱的老百姓都会买上一份看,一看今天的东西在跟昨天的打架,就是俗称的“反转”“撕脸大战”,他们就更上头更喜欢买了。
雷栗手里的瓜数不胜数,随便透几条都能让老百姓津津乐道,而且他登刊,又不用花钱买版面。
于是京都里每天都热闹非凡。
老百姓们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不过他们讨论的重点已经从“哥儿女子该不该去参加文武科举”,变成了“京都哪家又有了新瓜”。
“对这些老百姓来说,其实哥儿女子能不能参加文武科举并没有什么区别。”
雷栗道,“因为绝大多数百姓不会花银钱供养哥儿和女子,有钱,也会优先培养家里的汉子,盼望儿子孙子有出息,出人头地。”
“确实。”
周毅点点头,赞同道,“就算是富裕的人家,宁愿给哥儿女儿准备更多的嫁妆,也不愿意对他们倾斜这方面的资源,培养他们去当官,而很多哥儿女子也更倾向于嫁人生子。”
“传统思想和制度压迫了群众的思维,这不仅体现在资源倾斜上,还有思想上的根本轻视。”
“父母和世俗觉得哥儿女子‘不能’有出息,哥儿女子自身也觉得自己‘不能’,这是‘不合礼数’的不能,而不是‘能力不足’的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