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宋晓跟王胖子握手后,两人便笑意莹莹的各自分开了。
刘素芳当即便有了一个想法,偷秘方。
第二天,宋晓早早起来了,把家里过年才用上的红纸跟墨水翻找出来。
再纸上写着,“收青皮胡豆,6分一斤,现结粮票!”
随后让宋鸣将告示贴在村里的老槐树下。
红纸告示上宋晓用毛笔写的字迹还未干。
等宋晓赶到树下时告示下围满了攥着麻袋的村民,王婶的嗓门炸开锅,“晓晓丫头,真给6分?供销社才收4分!”
宋晓踩着板凳敲响铜锣,回声惊得树上的麻雀一阵乱飞,“乡亲们往这儿看!只要豆粒饱满无虫眼,过秤就结钱!”
她特意让宋鸣搬出用公平秤,是宋晓用金币在系统商城里面兑换的称。
铁秤看似平平无奇,实际上称砣上盘着条小金龙,谁要缺斤短两,龙须就会簌簌乱颤。
晒谷场的大坝上排起了长龙。
张秀兰负责登记,宋鸣负责过秤,宋建国负责扛着麻袋往自家柴房运。
村长李德福正背着手在队伍里转悠,烟袋锅子敲了敲村里的癞子张的布袋,“癞子张,你这豆子里面掺石子了吧?”
“放屁!”癞子张叉腰要骂,秤盘上的金龙须突然指向她布袋。
宋晓掀开袋口一抖,哗啦啦掉出半斤碎砖头!
“您这豆子我们收不了。”宋晓语气冷漠。
“下一位!”
人群哄笑声中,癞子张灰溜溜钻出队伍,踩到自家撒的砖头崴了脚。
李德福趁机喊话,“晓晓这是带着大伙致富!谁要耍心眼,秋后分粮扣工分!”
忙活一下午,宋晓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爸妈,今晚就随便吃点面条吧,将就一晚上。”
张秀兰准备做宋晓上次给他们做油泼面,一人在煎一个鸡蛋。
灶膛里的柴火烧得噼啪作响,张秀兰挽着袖子在案板上揉面。
月光从糊窗纸的破洞漏进来,给面团镀了层银边。
“晓晓把辣子罐递我!”她手腕翻飞间,面团被抻成裤带宽的面片,利索地甩进滚水锅里面。
宋鸣蹲在灶口添柴火,火光映得他后脖颈发亮,还不忘提醒张秀兰。
“妈,多下两片,晌午收豆子给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就你贫!”宋建国扛着最后一袋胡豆进柴房,麻袋堆成的小山险些顶到房梁。
他掸了掸衣襟上的灰尘,从腌菜坛子捞出半截酸萝卜。
“咱晓晓如今是村里红人,得加个煎蛋庆贺!”
油锅滋啦一声,金黄的蛋液在铁勺里鼓起泡。
宋晓握着粗瓷碗调酱汁,两勺秦椒面混着白芝麻,蒜末被热油激得喷香,最后浇上自家酿的柿子醋。
面条出锅时腾起白雾,泼上辣油的瞬间,红浪裹着麦香在屋里炸开。
“香掉舌头咧!”宋鸣吸溜着面条,油点子溅到补丁裤上。
张秀兰把煎蛋夹给宋晓,“多吃些,看你这几日累得都瘦了。”
宋晓咬开溏心蛋,蛋黄顺着嘴角流到碗里。
她望着爸妈被灶火映红的脸,忽然想起上辈子空荡荡的外卖盒。
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山珍海味。
有家人的感觉真好。